昨天,向莆鐵路正式通車。
向莆鐵路是我國第一條連接海峽西岸和中部內陸腹地的快速鐵路。數萬建設者5年間攻堅克難,如今“和諧號”動車奔馳在這條“黃金大動脈”,將沿線地區帶入了“高鐵時代”,青山綠水間一座座隧道和橋梁成為這條“黃金大動脈”的一道道風景。
向莆鐵路全長635.861公里,由于江西東南部和我省中部多山地,這條鐵路橋梁、隧道眾多,共有橋梁238座,總長145.5公里,占線路總長22.88%;隧道115座,總長290.08公里,占線路總長45.62%;其中福建境內390.459公里,橋梁、隧道共334公里,占85.5%;三明段223.52公里,橋梁70座、長33公里,隧道73個,長166公里,橋隧比為89%,僅次于國內橋隧比最高的蘭渝線。將樂金溪特大橋、雪峰山隧道,則是三明段最長的橋梁和隧道。
跨金溪:攻克難關繪彩虹
金溪特大橋如同一道彩虹,橫跨將樂縣金溪河面。
這座橋全長2﹒374公里,處于巖溶地區,是向莆鐵路全線四座“巖溶橋”之一,屬重難點控制性工程,施工難度位居向莆鐵路福建段之首。
2009年7月24日,金溪特大橋開工建設。施工過程中,編號為“26-5”號樁在進尺40米左右時,突然下面4層鋼護筒脫落沉入孔底,“22-1”號樁出現混凝土表面突然下降20米、地表不斷涌水的現象。
基礎施工是金溪特大橋最關鍵的工序。由于橋址地質結構復雜多樣,橋梁多根樁基要穿過溶洞,最長的樁基要穿過5層溶洞,其中最大溶洞高度超過27米,相當于一幢9層樓房,而且溶洞之間可能存在連通,施工難度很大。
金溪河面最寬處近500米,主橋基礎水深超過6米。中鐵十八局總工程師汪旵生說,除了復雜的地質結構外,水下作業也增加了施工難度。
2010年,遇到百年一遇的洪災,樁基被沖毀13次。為了緩解金溪特大橋工期壓力,省重點辦召開各方協調會,“破天荒”地決定從2010年10月4日至10月23日,金溪流域6個水電站停機停水20天,為金溪特大橋施工創造條件。
10月4日零時,碧波蕩漾的金溪河水位開始下降,當近80%的河床逐漸裸露后,挖掘機、打樁機、抽水機等各種機器的轟鳴聲,伴著現場指揮的哨聲、口令,響徹金溪河床。“我們每天組織7臺挖掘機疏通河道,每個水中墩每天安排40名工人不分晝夜施工,白天熱火朝天,夜晚燈火通明。”中鐵十八局總工程師趙春生負責30號墩,他說,當時施工隊伍晝夜輪換,現場管理人員吃住都在工地。許多工人每天睡三四小時,腳磨出了泡,嗓子都喊啞了。
拼白天,搶黑夜,施工隊伍共完成鋼筋綁扎650噸,澆筑混凝土6000余方,3個水中橋墩最后提前3天全部出水面。建設者20天完成了原先半年業務量。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巍峨壯觀的金溪特大橋成為向莆鐵路線上一道絢麗的彩虹。
穿鏞嶺:凝心聚力縛“蒼龍”
在中鐵十八局承建的向莆鐵路三明標段中,長度超過6公里的隧道就有4座,其中將樂雪峰山隧道最長,全長17842米(中鐵十八局擔負隧道進口段8719米施工任務),最大埋深948米。該隧道穿越22條斷層破碎帶,不僅有巖爆、突水、軟巖變形等不良地質,部分地段還有高地溫。
復雜、特殊的地質構造,使雪峰山隧道成為一條桀驁不馴的“蒼龍”。
2009年4月30日,雪峰山隧道開工僅半年,現場技術人員吃驚地發現隧道左線進口一處拱墻發生變形,5月4日,右線進口一處地段也發生變形。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變形地段越來越多。2009年4月30日至2011年3月20日間,左線共發生變形3次,右線發生變形9次,最大變形量拱頂沉降達1700毫米,邊墻達1085毫米。
隧道多處發生變形,導致左線停工98天,右線停工109天,工程進展非常緩慢。
難題還在出現。從2010年6月開始,在隧道抑拱填充頂面、二襯拱墻、拱腰、拱腳等多個部位相繼出現縱向和橫向的裂縫,裂縫最深達129厘米,累計長度近800米。
面對這些施工難題,向莆公司主持召開了《雪峰山隧道進口軟巖大變形加固處理方案》評審、論證會議。從2009年5月至2011年年底,上至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級勘察設計大師,下至現場監理、施工單位現場技術人員,22次坐在一起研究解決方案。
補充勘探工作也在同步進行。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勘探隊伍對隧道進口地段進行全面勘察,進一步查明隧道的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等情況。
施工方案得以不斷改進、優化,修建地表截排水溝,減少地表水對洞頂圍巖的影響;基底采用微型樁和剛性袖閥管注漿加固處理;對拱墻裂縫較小地段采用環氧樹脂進行修復……雪峰山隧道終于如期完工。
有人說,在目前科技條件下,打通任何隧道幾乎都不成問題,區別在于是付出巨大代價,還是安全高效地打通。雪峰山隧道的施工無疑是屬于后者,建設者們凝心聚力,終于制服了這條桀驁不馴的“蒼龍”。
動車來了,三明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架橋鉆洞的功臣。敬禮,可愛的修路人!
向莆鐵路三明段主要隧道、橋梁
●武夷山隧道全長14819米,是進出福建、江西的一洞跨越兩省的雙線隧道,向莆鐵路第五長隧道。
●泰寧隧道長9814米。
●寶臺山隧道,長11550米,橫跨將樂、泰寧兩縣。
●雪峰山隧道,三明段最長的隧道,長17772米。
●夏茂隧道長6340米。
●尤溪隧道橫跨沙縣、尤溪兩縣,全長12974米。
●棋盤石隧道全長10808米,是向莆鐵路全線“四大”控制性長大隧道之一,隧道穿越19條斷層,是全線唯一一條I級風險隧道,被國內地質專家稱為隧道建設的“地質博物館”。
●戴云山隧道:位于尤溪至永泰之間,進口處為燕尾式隧道,總長15628米,穿越28條地質斷裂帶、是全線唯一一座伴有瓦斯的隧道,被稱為“四最(結構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工期最緊迫、組織難度最大)隧道”。
■泰寧段朱溪特大橋為三明段最高的橋梁之一,全長537.9米,最高墩高57.3米。
■泰寧段北溪特大橋,全長827米。
■金溪河特大橋,向莆鐵路三明段最長的橋梁,全長2374米。
■沙溪河特大橋全長602.94米。
■尤溪特大橋,北接鯉魚門隧道,南接棋盤石隧道,全長222.2米。
(海西地產網 柯藍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