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綠地控股在新聞稿中透露,其2015年房地產業務實現合同銷售金額2301億元,合同銷售面積2176萬平方米,與坐實今年銷售頭把交椅的萬科相差313億元。這也意味著綠地與去年2800億元的目標失約。
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綠地2015年累計新增項目儲備69個,權益土地面積537.8萬平方米,可建建筑面積1174.3萬平方米,新增項目大部分為一二線城市優質剛需及改善型住宅項目,住宅可建建筑面積占比約70%,區域結構和產品結構都更為優化。
綠地方面表示,在既有超高層、大型城市綜合體、高鐵站商務區等開發領域優勢基礎上,綠地將進一步貼近市場加強產品適銷化調整和更新迭代。包括產業地產探索、設計眾籌+戶型定制。同時,借力“互聯網+”催化創新與變革,探索“以銷定產”、“高度定制”等運作模式。
雖然地產銷售規模相比于2014年有所縮減,但綠地在金融產業卻開始展露頭腳。截至2015年末,綠地金融產業的資產規模已超過430億元,全年利潤有望延續前三季度趨勢實現大幅增長。
另外,在去年四季度,綠地控股終于如愿首次落子深圳。根據公告,綠地收購的東周項目北臨光明大街,南臨河心路,西臨規劃路,東臨光明大道。項目用地面積約3.97萬平方米,容積率6.08,計容建筑面積約24.1萬平方米,土地用途為商住辦用地。公司擁有該項目67%權益,收購款11.99億元。
對于下階段市場,張玉良認為,宏觀經濟層面,全球的營商環境正在經歷深刻的調整,中國經濟仍繼續面臨下行挑戰,市場需求下降、企業經營困難、經濟風險累積的局面還將延續,但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國內宏觀政策將繼續保持寬松,相關利好政策有望進一步落地。
“房地產業層面,行業總體供大于求、結構加劇分化的格局仍將延續,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區域中心城市市場保持活力、趨勢向好,特別是一線城市和中東部省會等二線城市。”
與此同時,他也看好當前產業變革趨勢下的潛在機遇。他認為,構筑新的產業體系、擴大有效供給將成為中長期的導向,開放性、市場化的企業兼并重組將大幅增加。
(海西地產網 張喵喵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