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網9月24日訊(融媒體記者蘇凱芳 通訊員陳忠順)近日,泉州游客許女士在金門意外受傷,生命垂危。危急時刻,兩岸紅十字會秉承“人道、博愛、奉獻”宗旨,迅速啟動跨岸救援協同機制,全程無縫銜接、緊密配合,成功為重傷游客搭建起跨越海峽的“生命通道”,助其順利返鄉救治。
9月18日下午1時許,在金門旅游的許女士騎乘租賃微型電動二輪車時,被一金門籍女子所駕駛的自用小客車追尾撞擊。許女士頭部受傷昏迷,后被送往金門當地醫院救治。
事發后,家屬希望盡快將許女士轉回來接受治療。為了尋找最快“回家”的方法,當日下午5時許,許女士所在的工作單位緊急向泉州市紅十字會求助。泉州市紅十字會立即向金門紅十字組織了解許女士的詳細傷情、救治進展以及后續返鄉安排等關鍵信息。因受“小三通”航班班次限制,經雙方協商,最終確定搭乘次日8時30分最早的航班前往廈門,這是當時能實現的最快轉運方案。
為確保轉運安全,金門方面進一步細化保障措施:協調救護車與專業醫療人員,不僅配備了相應的急救設備,且安排了1名護士全程監測許女士生命體征;同時與船運公司協商,在船上預留獨立急救區域,為傷員打造專屬“安全空間”。此外,提前對接廈門市紅十字會及海關、入境等單位,開通“綠色通道”,并同步向泉州市紅十字會通報轉運細節,構建起跨岸聯動網絡。
9月19日8時30分許,在金門水頭碼頭,金門紅十字組織人員小心翼翼護送著躺在急救擔架上的許女士,登上“小三通”早班船。半個小時后,早班船緩緩停靠廈門五通碼頭。早已等候在此的救護車立即上前接駁,海關及醫護人員快速核對患者信息后,救護車一路鳴笛駛向廈門市第一醫院。
據悉,2024年11月15日,泉金兩地紅十字組織簽署《泉州—金門紅十字組織交流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這是備忘錄簽署以來,首例協助傷病患返鄉救治的案例。”泉州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林育偉表示,備忘錄中“幫助適宜運送的病患同胞返鄉”的約定,此次從“紙面上”落到“行動中”,不僅驗證了兩岸紅十字組織協作機制的高效性,更為今后類似救援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本。泉州市紅十字會方面表示,將持續與傷員家屬保持溝通,及時跟進治療進展,同時協助家屬對接金門警方事故責任認定事宜。
責任編輯:林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