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中秋佳節,泉州文藝惠民演出好戲連臺,南音、提線木偶戲、梨園戲、高甲戲和閩南民間歌舞等攜手上陣,超百場演出盡顯“戲窩子”魅力。
泉州網9月26日訊(融媒體記者陳智勇 通訊員郭雅靖 陳志香)今年國慶中秋佳節,泉州文藝惠民演出好戲連臺,南音、提線木偶戲、梨園戲、高甲戲和閩南民間歌舞等攜手上陣,超百場演出盡顯“戲窩子”魅力。
提線木偶戲
“7+3”想方設法滿足戲迷期待
連日來,泉州木偶劇院國慶中秋佳節演出門票每天一開售,不到30分鐘就全部賣光。許多外地游客先搶泉州提線木偶戲演出門票,再規劃世遺泉州旅游行程。不少沒搶到門票的游客咨詢能否增加演出場次。泉州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想方設法滿足戲迷的期待,除了每天6場演出不斷,還增加了夜間演出場次,同時租用泉州歌舞劇院,增加3場演出。
10月1日至7日,泉州木偶劇院每天將進行7場演出,時間分別為12:00、13:30、15:00、16:30、18:00、19:30和21:00。10月2日至7日,泉州歌舞劇院每天將進行7場演出,時間分別為11:00、14:30和17:00。演出經典小戲專場,主要劇目有《馴猴》《小沙彌下山》《鐘馗醉酒》等。
梨園戲
重磅推出“國慶演出周”
見證五代同臺的薪火,感受古老劇種的青春脈搏。10月1日至6日,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將在泉州梨園古典劇院重磅推出“國慶演出周”,《陳三五娘》等多部經典劇目將接連上演,集中展現梨園戲跨越時空的藝術魅力與生生不息的傳承力量。
此次“國慶演出周”主要演出如下:10月1日19:30,梨園戲小梨園流派傳統劇目《陳三五娘》(五代傳承人共同演繹);10月2日19:30,梨園戲《冷山記》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演員(劇目)錄制預演演出;10月3日19:30,梨園戲小梨園流派傳統劇目《劉智遠》折子戲專場演出;10月4日19:30,南戲首本宋元殘篇梨園戲《王魁》演出;10月5日19:30,《陳三五娘》精粹讀劇演出;10月6日19:30,梨園戲下南流派傳統劇目《百里奚》演出。
10月1日、3日、4日、6日和7日14:30,梨園古典劇院大劇場將舉行非遺研學·宋元笙簫千年韻——《戲里泉州》演出。
南音專場演出的保留節目《百鳥歸巢》 (劉靜怡 攝)
南音
《百鳥歸巢》專場演出
今年國慶中秋佳節,泉州南音藝苑也有多場高水準演出,其中10月2日、3日和4日19:00,將推出“慶國慶 迎中秋”南音《百鳥歸巢》專場演出,此前《百鳥歸巢》曾亮相2023年央視春晚,被譽為“最具文化價值的節目”。本專場演出以央視春晚節目為核心,一改鏡框式舞臺及南音傳統演出規制,以南音后輩視角,追尋先輩足跡、感悟先輩精神。演出曲目包括《百鳥圖》《四時景》《趁春光》《庭院七弦響》等節目,同時還將南音四大名譜之一《百鳥歸巢》選段“鳳凰展翅”“客鳥過枝”作為序曲進行別致的呈現,給現場觀眾帶來全新的南音藝術體驗。
10月5日、6日和7日19:00,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還將推出《詩語弦》南音專場演出。
《遇見泉州》
展示泉州獨特視覺盛宴
來一座城,賞一場劇。10月1日至6日19:30,大型情景文藝演出《遇見泉州》將在泉州歌舞劇院連續上演,該劇多維度、沉浸式展現泉州的歷史人文風貌和非遺瑰寶,成功將海絲文化、閩南文化、旅游資源和現代時尚等元素進行跨界有機結合,是一場充分展示泉州獨特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的視覺盛宴。
國慶中秋佳節期間,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將先后前往南安市羅東鎮、晉江市龍湖鎮和石獅市靈秀鎮,進行高甲戲優秀傳統劇目展演。
責任編輯:黃冬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