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地產網

泉州打造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標桿

2025-09-10 11:19來源:泉州網作者:小陳瀏覽:我要分享:

  昨日,在2025年福建省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交流活動現場,泉州市文旅局副局長何奕斌以《守正創新護文脈 融合賦能樹標桿》為題,交流分享泉州建設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實踐與經驗。

2025年福建省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交流活動現場

  泉州網9月10日訊(融媒體記者 張素萍 通訊員 陳少波 文/圖)昨日,在2025年福建省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交流活動現場,泉州市文旅局副局長何奕斌以《守正創新護文脈 融合賦能樹標桿》為題,交流分享泉州建設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實踐與經驗。

  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泉州以“保護優先、整體保護、見人見物見生活”為理念,探索出一條文化根脈守護與創新發展的融合之路。泉州市文旅局也因此獲評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

  參會人員深入了解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泉州市)的創新實踐。

  整體性保護

  系統化筑牢閩南文化生態根基

  何奕斌介紹,泉州把閩南文化生態整體性保護納入城市發展頂層設計,以保護非遺為核心,結合與之相關的物質文化遺產、自然遺產進行整體性保護,并將保護區建設納入“十四五”總體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及績效考核,形成全市“一盤棋”的工作格局。

  夯實法治保障。出臺實施《泉州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泉州市行動力案(2021—2025年)》等專項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立法起草優秀傳統地方戲曲保護條例,提升閩南文化可持續發展的法治保障水平。

  保持原始風貌。秉承“留人留魂首先要留得住,見人見物首先要見得著”的理念,率先對21個重點區域文化生態進行整體性保護,以微改造、業態導入、政策扶持等形式,引導非遺項目入駐中山路、西街、洛江橋南古街、臺商洛陽古街、永春五里古街等街區,打造“活態博物館”。結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可持續生計試點,運用傳統營造技藝修復669幢傳統歷史建筑,實現“修舊如舊”,為全球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中國方案”。

  傳承體系的構建更顯匠心。實施“十百千”工程,建成12個市縣級非遺館、370個非遺傳習所及1000個文化展示點;推進百師于徒·瀕危非遺項目扶持振興計劃,先后認定公布七批次市級非遺項目、九批次市級非遺傳承人;多年深耕“非遺進校園”,多所院校加強南音、陶瓷工藝、茶學等非遺相關學科專業建設;數字化建設同步發力,閩南文化數據開放平臺整合250TB資源,從方言保護APP到《幼兒園閩南語繪本》,文化記憶在科技中新生。

  傳承推廣

  全方位提升閩南文化價值

  為了讓閩南文化“傳”起來、“活”起來、“美”起來,泉州構建起立體化、多層次的閩南文化活態傳承和傳播矩陣。

  在活態傳承方面,以非遺為內核,結合現代審美、數字技術和市場需求,舉辦民俗踩街、元宵燈會、非遺游園會、非遺市集等特色活動,組織非遺傳承人赴省內外、港澳臺推介展演,開展兩岸大學生閩南文化體驗營、泉・澎“乞龜”民俗活動,推動閩南文化成為兩岸同胞共有精神紐帶。實施非遺視頻傳播傳承工程,“非遺芳華錄”“七十二絕技”系列短視頻播放量突破3000萬,還被外交部選用推介。全國南戲展演永久落戶泉州,“行進式敘事”劇場打造沉浸式體驗消費場景,讓傳統戲曲以更親民時尚的方式走進生活,實現“破圈”傳承。

  在理論研究層面,泉州統籌資源,深挖閩南文化內涵外延,先后承辦海洋文明與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學術研討會、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座談會等活動,實施泉州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出版工程,不斷強化閩南文化話語權,提升社會對文化生態和非遺價值的認知。

  深耕海外傳播,泉州實施“非遺出海”計劃,在6個國家和地區設立海外推廣服務點,助力閩南文化和文旅資源走向世界。組織代表性非遺項目參加聯合國以及東南亞、中東歐等國文旅推廣活動,打造海絲國際文旅節等國際影響力強的文化品牌,助推打造世界海絲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微視頻《我在泉州學非遺》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微視頻征集活動優秀案例”;簪花圍通過流量傳播,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點贊“簪花很美,泉州很贊”,讓閩南文化走向世界、贏得認同。

  活化利用

  多維度釋放閩南文化經濟效益

  泉州探尋傳統與現代碰撞下的非遺創新路徑,打造“非遺+”消費新場景,實現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雙向奔赴的“泉州示范”。

  在打造非遺IP上,泉州深挖非遺內涵,注重營銷創意策劃,以簪花圍民俗為突破口,借助明星效應與社交平臺流量紅利,網上相關話題閱讀總量突破300億次,“泉州簪花圍”入選央視總臺“2024年度文旅經濟盛典”十大典型案例、全國非遺旅游體驗創新十佳案例;提線木偶戲以“場場爆滿、一票難求”的盛況強勢出圈,“先訂戲票、再訂機票”成為游玩泉州的攻略寶典,泉州提線木偶劇院年票房突破2000萬元。

  結合制造業優勢產能,泉州推進文化再生產,開設手工體驗工坊、文化主題場館等載體,拓展非遺市場邊界,有效激活全產業鏈規模效應與拳頭效應,聚力打造以非遺為核心內涵的產業集群,做優特色經濟。

  在釋放產業潛能方面,泉州推動閩南文化與文創、美食影視、演藝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非遺+設計+場景”的創新模式,非遺元素深度嫁接古城街巷、濱海漁村、酒店民宿等,打造非遺元素生活化、市場化產品開發應用場景,繪就非遺體驗“沉浸式圖譜”。同時,培育全國非遺特色研學旅游線路,打造古城西街、中山路、晉江五店市、梧林古村落、惠女海韻休閑街區、崇武水關等網紅打卡地,讓閩南文化在賦能經濟發展中煥發新生機。

  責任編輯:林嶸

團購樓盤:
姓名:
手機號碼:
請自覺遵守評論服務協議,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
表情
include error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奶水,可以看的欧美变态一区网站,久久精品免费热,欧美日韩中字亚洲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不卡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中文一区蜜芽 | 最新国产性色生活片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卡 | 夜夜操国产视频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