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簪花圍綻放的文旅消費新圖景,一邊是跨境電商“鏈”接的全球貿易通道。作為泉州城市核心區,豐澤區以“內外貿一體化”為戰略支點,借文旅消費和跨境電商雙輪驅動,生動詮釋“雙循環”發展戰略的深層內涵。
豐澤:簪花為媒引客來 電商揚帆賣全球
“內外聯動”書寫“雙循環”故事
泉州網9月30日訊(融媒體記者 吳麗嬌 通訊員 林志昌 許冬福 陳庚嘉)不管是假期還是平日,白天或者夜晚,蟳埔民俗文化村的游客總是絡繹不絕,隨處可見頭戴簪花圍的游人,仿佛一片“移動的花海”。
不遠處的東海跨境電商生態圈里,訂單提示音此起彼伏,工作人員利落地分揀訂單,“中國制造”商品從這里出發,跨越山海,抵達全球消費者手中。
一邊是簪花圍綻放的文旅消費新圖景,一邊是跨境電商“鏈”接的全球貿易通道。作為泉州城市核心區,豐澤區以“內外貿一體化”為戰略支點,借文旅消費和跨境電商雙輪驅動,生動詮釋“雙循環”發展戰略的深層內涵。
豐澤區委書記、豐澤區內外貿高質量發展指揮部總指揮長高金全表示,下一步豐澤區將從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內外貿高質量發展:一是以濱海浪漫線及“簪花圍、南少林、南武當(真武廟)”三大文旅IP為核心,通過民俗體驗、文旅消費、夜間市集等多元活動,打造特色消費新模式。二是深度融入“時尚之都”“美食之都”品牌創建,精心打造“這YOUNG的豐澤”系列活動,推動“以舊換新”、消費券發放等促消費舉措精準落地,差異化提檔升級10大消費商圈,打造一批彰顯豐澤辨識度的消費新場景。三是構建全鏈條跨境電商生態,加快環華僑大學電商生態圈、東海跨境電商生態圈建設提升步伐,以“產業孵化+供應鏈補鏈+校地企人才培育+政策精準賦能”為核心,打造全鏈條服務體系,助力泉州優品出海。未來,豐澤區將持續深化文化IP賦能、品牌消費升級與跨境電商生態建設協同聯動,以更優業態組合、更精準服務供給激活內外貿發展新動能,全力打造內外貿融合發展標桿區。
近年來,豐澤區積極打造濱海浪漫線,推出上岸SeaLand、東區野灘等社交休閑空間,點亮屬于年輕人的夜生活。(資料圖片)
文旅賦能 從民俗IP到消費生態的創新躍升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商業模式、業態、場景的“微創新”,將本地文旅資源轉化為消費吸引力,這樣的實踐在豐澤日常上演。
——民俗IP裂變:從“頭”開始撬動消費大市場。
晨曦微露,蟳埔村已然蘇醒。梳頭師傅們指尖翻飛,將一串串花繞成環簪,固定在游客發間。“扮上簪花圍,感覺整個人都變了,太美了!”來自江蘇的周女士與閨蜜興奮地對鏡自拍,“從簪花開始,一整天的行程都充滿歡愉。”
“游蟳埔、戴簪花、美自己”已成為來豐游客的獨特文化體驗,引領全國旅游時尚。一家簪花體驗店老板透露,近年來游客大增,十來分鐘就可盤好一個發髻,高峰期日接待量超200人。豐澤區蟳埔民俗文化村保護提升指揮部負責人說,簪花圍先后亮相世界旅游小姐總決賽、巴黎奧運會等40多場國內外重大活動,傳播至英國、法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簪花+”模式也持續擴展:簪花+文創,與匹克、嗨玩購等20多家企業聯名,研發200多種文創產品;簪花+美食,打造泉州豐澤“簪花宴”,亮相第三十三屆中國廚師節;簪花+科技,上線AI簪花寫真體驗館;簪花+藝術,小品《蟳埔花開》獲華東六省一市戲劇小品大賽金獎。
這一傳統民俗真正實現裂變,從“頭”開始撬動消費大市場。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簪花”帶動旅拍、民宿、酒店、商演等多業態發展,拉動消費超50億元。豐澤區蟳埔民俗文化村保護提升指揮部工作人員說,今年以來,豐澤區實施蟳埔村“十大提升工程”,創新推出“澤里有戲”非遺小劇場、橘若·思源水塔、“潯海樂游”海上游艇、騰訊音樂小屋等項目,打造簪花、旅拍、問海、巷遇、聽音、看戲、品鮮、樂購等“八大體驗”服務消費場景,拉長、拓寬旅游產業鏈條,構建融合文化傳承與商業活力的特色文旅街區。截至今年9月,蟳埔村接待游客總數達636.06萬人次,日均2.41萬人次,旅游收入超12.72億元,村民人均收入增長一倍以上。
——場景創新:濱海浪漫線串聯消費“珍珠鏈”。
文旅賦能離不開業態創新。今年豐澤區依托濱海浪漫線優勢資源,創新規劃以真武廟為起點的文旅新動線,串聯蟳埔村、真武廟、文興宮、泉州中央活力區、泉州中央商務區、濱海公園等,以“年輕、時尚、活力、激情”為基調,培育咖啡文化、濱海休閑等新業態,通過場景營造、業態融合與活動引流,打造國潮與現代兼具的文旅高地。
“觀海景、品咖啡、賞落日、聊人生。”來自廣東的王先生展示了他的行程單,“逛了真武廟、文興宮,了解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深厚底蘊與商貿印記,體驗了潯海樂游游艇,品嘗了新鮮漁獲。”他說,從真武廟到蟳埔村,這條6公里的濱海浪漫線上,他看到了一幅非遺靈動、市井鮮活的濱海畫卷。
為讓濱海浪漫線常逛常新,豐澤區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創新模式,持續推出多元豐富的文旅活動——今夏,“這YOUNG的豐澤 潮燃夏夜”夜經濟活動推出燈光秀、音樂會、簪花啤酒音樂季等11大板塊49項活動。即將到來的國慶中秋假期,豐澤區更是大手筆推出了5大主題板塊、50+系列活動、100+場體驗,為旅客“打包”一整個假期的快樂。
——項目引領:打造文旅消費新地標。
重點項目是打造文旅消費地標的核心支撐。
橘若·漁人碼頭項目改造蟳埔漁人碼頭,引入簪花主題宋式美學酒館“宋時明月”,打造簪花T臺演出、精品酒館與餐飲集群。橘若·渡口咖啡項目改造舊船打卡區,構建集咖啡、輕食、旅拍于一體的網紅空間。落地東海泰禾廣場的國潮館,以“海絲文化+國潮消費”為主線,打造鞋服潮品嘉年華、農特優品展銷會等新場景。
豐澤區的實踐,清晰呈現“以體驗引人流、以人流促消費、以消費活市場”的發展新路徑,推動文旅從單一業態向復合經濟生態轉變。
跨境擘畫 打通鏈接全球的新動脈
在深耕內需的同時,豐澤區積極借助跨境電商推動企業“出海”。這一新業態,正成為豐澤發展外向型經濟、助力企業開拓全球市場的強大助推器。
——全球賣家孵化中心:打造跨境貿易“神經中樞”。
8月8日,位于環華僑大學電商生態圈核心區的全球賣家孵化中心正式開園。該中心位于泉州城東、面積15000平方米,整合了優品出海供應鏈選品中心、賣家眾創空間、產教實訓基地等多元業態,構建了完整的跨境電商產業服務垂直生態。開園當天,中心與大森林全球物流、Yandex Market、阿里巴巴1688等16家國際平臺及頂尖服務商達成戰略合作。
全球賣家孵化中心的蓬勃發展也將推動環華僑大學電商業態從分散經營走向產業聚合。該生態圈依托華僑大學的智力與人才優勢,尤其是其豐富的境外生和僑生資源,在原已集聚800多家國內電商企業的基礎上,強化國內外市場的聯動與賦能,致力于打造泉州乃至福建省內領先的“跨境電商+產業帶”校地協同發展新模式。預計三年內實現新增電商交易額累計100億元,新增電商及跨境電商企業主體1000家,培養孵化電商專業人才10000人。
——東海跨境電商生態圈:織密貿易“造血網絡”。
跨境電商正成為推動豐澤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力量。豐澤區打造了東海跨境電商生態圈、奇龍數字產業園等多個跨境電商集聚區,總建筑面積約21萬平方米,聚集活躍賣家超2000家,涌現出新時穎科技、拓基時代等年交易額超過50億元的龍頭企業。
在“豐澤區跨境公共服務平臺”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正通過數字化大屏實時監測業務數據,主動對接企業,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據平臺運營總經理黃燦陽介紹,該平臺深度整合了報關退稅、金融支持、物流與海外倉、大數據服務等核心功能,自去年12月試運營以來,已成功吸引超兩百家企業入駐,“截至今年9月,平臺已歸集區域跨境出口交易額達2.3億美元,并為企業申請退稅超百萬元。”
這一服務平臺只是東海跨境電商生態圈發展的冰山一角。作為福建省首個跨境電商產業綜合體,該生態圈已匯聚超千家跨境電商企業,就業人數超萬人。以其為樞紐,一張高效的“造血網絡”輻射至泉州各大產業制造基地:向東經后渚大橋直通泉州臺商投資區;向南跨越泉州晉江大橋連接晉江、石獅;向西緊密聯動泉州市區及傳統批發市場。
——產業布局:協同構建優勢互補“功能圈”。
在跨境電商產業布局中,豐澤區堅持“一盤棋”規劃,推動各集聚區差異化發展、功能互補,其中重點打造4個跨境電商集聚區:東海跨境電商生態圈在現有基礎上抓改造,重點完善物流、人才公寓等服務配套;環華僑大學電商生態圈抓整合,聚焦企業孵化與服務;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抓集聚,以國際兒童時尚產業園為載體,構建從孵化研發到生產銷售的全產業鏈體系;東寶工業區抓新建,強化規劃建設和規模集聚。
豐澤區區長、豐澤區內外貿高質量發展指揮部第一副總指揮長林清伏說,豐澤區是全省跨境電商重要集聚區,致力于做大做強跨境電商產業,全力服務全市內外貿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在主體培育方面,全區年交易額超億元跨境電商的企業近20家。在平臺賦能方面,開發上線豐澤區跨境公共服務平臺,聯合火山引擎打造“跨境電商AI數字賦能中心”,助推產品與流量精準匹配。“力爭通過五年努力,實現跨境電商年交易額突破500億元,推動更多泉州優品出圈出海。”
政企聚力 共建內外貿融合新生態
豐澤區以簪花圍民俗IP成功撬動文旅消費新生態,推動跨境電商產業蓬勃發展,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后,正是政府與企業協同發力,共同推動內外貿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
今年1—8月,豐澤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2.43億元,占全市比重11.1%;限上零售額完成96.45億元,占全市比重8.3%,網絡零售額324億元,比增16.8%,占全市18.28%,外貿出口91.96億元,占全市比重7.68%。
豐澤區副區長、豐澤區內外貿高質量發展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長丁增輝說,在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過程中,豐澤區圍繞產業升級、場景創新等多個維度發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聚焦賽事引領與產業升級雙輪驅動,成功舉辦“海絲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大賽”,吸引17所高校76支隊伍參賽,構建“政府—高校—企業”三方協同的產教融合新模式,為跨境電商產業培養專業人才。打造“國際兒童時尚產業園”,引入Adidas Kids等10個知名品牌,簽約50名設計師和36名直播達人,推動童裝產業柔性制造和品牌國際化。
——創新消費場景,激活市場潛力,開展“以舊換新”促消費活動,發放補貼1.42億元,直接拉動消費超8.2億元。通過打造差異化商圈,舉辦450余場主題活動,五大綜合體銷售額同比增長4.2%,十大商圈引流超3500萬人次。打造8大夜市和81項夜間活動,累計客流量460萬人次,銷售額突破1.15億元。創新推出“簪花宴”品牌并授權17家餐廳,累計接待3.13萬人次。
——拓展渠道與平臺,增強內外貿聯動能力,引導企業布局海外市場,組織250多家次企業參與境內外展會,年度新增14個海外倉(總面積8.8萬平方米)。推動京東、抖音、樸樸等平臺落地,促成多家重點內外貿企業簽約入駐,設立內外貿產品展銷專區。
如今,豐澤正以簪花為“媒”、以電商為“帆”,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中走出獨具特色的高質量路徑,全力驅動區域經濟蓬勃發展,生動詮釋“以內促外、內外聯通”的戰略深化。
責任編輯:黃冬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