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福遠漁817”輪緩緩駛離港口,我市30艘印度洋作業遠洋漁船全部起航,開啟為期9個月的捕撈生產。至此,全市50艘遠洋捕撈漁船全部投入生產,近十年來首次實現滿產達產。
泉州網10月4日訊 (融媒體記者謝曦 通訊員陳偉林)來自市海洋與漁業局的消息,近日,隨著“福遠漁817”輪緩緩駛離港口,我市30艘印度洋作業遠洋漁船全部起航,開啟為期9個月的捕撈生產。至此,全市50艘遠洋捕撈漁船全部投入生產,近十年來首次實現滿產達產。
近年來,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大力支持遠洋漁業企業做大做強。今年7月出臺的《泉州市推進深遠海養殖和遠洋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扶持措施(試行)》,配套獎補資金提高漁船更新改造、遠洋水產品回運和企業引進補貼標準,為企業送上“及時雨”。8月,總投資13.9億元的5個重點項目成功簽約,計劃引進32艘現代化遠洋漁船,進一步壯大全市遠洋漁業體量。
精準幫扶激活“休眠”產能。我市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協調盤活因資金困難而停產的22艘遠洋漁船恢復生產,全年累計發放各級補助資金近9000萬元,有效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1—8月全市遠洋捕撈產量達4.20萬噸,同比增長15.04%。
安全生產是遠洋漁業的生命線。我市爭取5420萬元專項資金助力14艘遠洋漁船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改造,顯著提升遠洋漁業的綜合競爭力。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常態化應急演練及國際規則培訓,全面筑牢海上安全防線。
責任編輯:賴閩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