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泉州市博物館以“紅色傳承+閩南文化”為核心脈絡,策劃舉行系列主題活動。該博物館通過創新文化傳播方式與互動體驗形式,將博物館打造成一所大學校,讓青少年了解閩南文化,為泉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活力。
學生體驗閩南文化
泉州網10月9日訊 (融媒體記者張素萍 通訊員黃明珍 文/圖)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泉州市博物館以“紅色傳承+閩南文化”為核心脈絡,策劃舉行系列主題活動。該博物館通過創新文化傳播方式與互動體驗形式,將博物館打造成一所大學校,讓青少年了解閩南文化,為泉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活力。
圍繞革命歷史教育主題,泉州市博物館同步開展多元沉浸式社教活動,以“講、答、做”聯動深化公眾紅色認知;顒又,泉博志友匯“小紅星”講解團的6名成員在老君巖廣場開展宣講,用鮮活語言講述本土紅色故事,讓革命歷史從文字走向生活,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展覽現場特設“中共泉州革命歷史知識答題活動”,吸引學生、游客踴躍參與,博物館為答題優勝者準備文物主題文創禮品,以趣味互動激發大眾學習紅色歷史的熱情。
“抗戰瓷前憶崢嶸”沉浸式教育活動在歐陽書院同期開展;顒右责^藏抗戰瓷器圖片為核心展示內容,讓靜默的歷史實物鮮活起來。博物館工作人員解讀每一件陶瓷作品背后軍民同心、共御外敵的感人故事,并特別設置互動體驗環節,引導游客尤其是青少年通過陶瓷文物,感受抗戰歲月的艱辛與中華民族的不屈精神。
10月2日,2025年閩南文化普及系列活動開篇之作——“石光戲影 高甲探微”精彩亮相;顒右“石”為脈,串聯閩南建筑的歷史根脈;以“戲”為魂,激活傳統藝術的當代生命力,讓青少年觸摸閩南文化精髓。
據悉,接下來,泉州市博物館將系統梳理“雙節”活動經驗,深耕“刺桐紅”紅色文化與“閩南風”傳統文化兩大IP,推動更多展覽教育項目進基層、進云端、進生活。
責任編輯:賴閩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