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地產網

長假期間 南安石井高甲戲文旅連續9天抖音泉州霸榜

2025-10-18 08:59來源:泉州網作者:小陳瀏覽:我要分享:

  長假期間,南安石井高甲戲文旅連續9天抖音泉州霸榜,吸引游客8.93萬人次

  傳統戲曲唱出火爆“新劇”

  □融媒體記者 黃耿煌 通訊員 黃小燕 黃釗偉 陳文旭 文/圖

  剛剛過去的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泉州文旅全域火爆,再創新高,累計接待游客超千萬人次,游客旅游總花費超90億元。全域聯動、多點開花已成為推動泉州文旅發展的重要力量。

  泉州石井,這個正在建設中的“雙港芯城”,假期迎來了一場戲曲狂歡,傳統戲劇唱出了潮流文旅新劇,讓傳統藝術與現代文旅深度對話。

  數據顯示,石井岑兜村的高甲戲文化周相關話題連續9天居抖音泉州熱榜首位,岑兜村累計接待游客達8.93萬人次,全鎮日均客流量超過1.35萬人次,取得文旅產業的歷史性突破。

  聯戲

  高甲原鄉引客來

游客欣賞高甲戲戲服

  “很慚愧,這是我第一次到岑兜,也是這次才知道岑兜是高甲戲的發祥地。”9月30日,來到岑兜村參加“戲幻岑兜 高甲原鄉——2025天下高甲戲文化周暨第二屆洪埔戲劇交流匯”(以下簡稱“高甲戲文化周”)活動的福建省劇協副主席、一級導演金愛珠在“高甲在此——戲曲沙龍”上表示,以后要經常來岑兜,因為這里高甲戲實實在在地進行田園式演出,讓文藝真正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與金愛珠這樣的岑兜新朋友一樣感到驚喜的,還有岑兜的老朋友。參加過首屆洪埔戲劇交流匯的新加坡筱玉隆閩劇團團長胡辛尼開心地說:“沒想到第二屆這么快就來了,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這樣的傳承正是我們想要的。”

  岑兜的戲曲藝術活動及其成效的提升,來自對經考證的“高甲戲發祥地”身份的充分發掘。以“天下高甲戲齊聚原鄉”為號召,國內以及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的高甲劇團在岑兜這個公認的文化根脈之地首次同臺展演交流,為跨域傳承積累經驗。一時間,名角云集岑兜,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現場開講,經典名段輪番上演。

  除了以“原鄉”感召天下高甲匯聚之外,岑兜還以高甲戲聯袂京劇、川劇、曲劇、越劇、閩劇、潮劇、莆仙戲、梨園戲等劇種10個劇團近百名“丑行”演員,集中演繹經典“丑行”折子戲,推動非遺從“單一傳承”邁向“多元共生”。

“天下高甲聚南安”經典折子戲展演

  走入村中,時時有戲。戲曲“丑行”名家名段展演、“天下高甲聚南安”經典折子戲展演、高甲經典折子戲演出、高甲大戲展演、少兒高甲戲傳習班專場演出、南音精品劇目專場演出、非遺沉浸式展演等你方唱罷我登場。

戲劇盒子之水鏡劇場南音演出

  輾轉角落,處處有戲。古戲臺、傳習劇場里有戲,高甲戲戶外戲劇博物館各個角落里,也設置無界劇場、薪火劇場、蘭亭劇場、水鏡劇場、云閣劇場等“戲劇盒子”,游客在行走中,就會與戲劇撞個滿懷。

  戲份十足,讓游客們大呼過癮。福州大學的鄧教授在岑兜看了高甲戲、參觀了高甲戲薪火堂等地。她說,岑兜村就像一個“戶外博物館”,讓游客了解宋江戲與高甲戲的淵源、高甲戲的演變歷史及豐富的角色,“這次活動讓我對高甲戲有了全新的認識”。來自廈門的游客劉女士感嘆:“小時候經常可見搭臺唱戲的熱鬧場面,此刻看到岑兜村里遍布的戲臺和古厝,童年記憶立刻被喚起了。”胡辛尼看著在田野搭起的大戲臺,也回想起自己小時候跟隨父母演戲,在新加坡的路邊、山上等地搭臺,臺下滿是觀眾的場面,“來岑兜,我感覺回家了。”

  說戲

  傳承創新造品牌

  海內外高甲戲同臺交流、國內名劇種、名劇團、名演員同臺比拼,跨越地域的戲劇對話、戲劇名角的精湛表演,讓不同劇種碰撞出火花,傳承與創新成為戲劇業內人士在岑兜熱議的話題。岑兜的洪埔戲劇交流匯也由此成為一個戲曲傳承創新的交流平臺。

戲曲“丑行”名家名段展演

  前臺演戲,后臺跨劇種交流,融合發展正在發酵。9月29日,高甲戲文化周啟幕當晚的戲曲“丑行”名家名段展演舉行。舞臺上,河南曲劇演員張路瀟在《阿Q夢》獨角戲表演時,一人分飾多角色,在說學逗唱中來回切換;四川成都市川劇研究院著名演員薛川在《塵埃落定》中演繹了一個大智若愚、外傻內慧的“傻子少爺”,既有喜劇色彩,又不失思想深度。而在舞臺后,這兩位不同劇種的名角熱絡交流,在創作上互相借鑒。薛川說,“戲曲就像一塊海綿一樣,不斷吸收不同戲種和藝術的養分”,取長補短、融合創新,促進戲曲不斷發展。泉州高甲戲傳承中心的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高甲戲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娟娟贊嘆道:“岑兜搭建的這個平臺,讓大家通過交流更清晰地認識自身劇種的最大亮點,并思考各劇種如何融合、創新發展。”

  在創新這個課題上,廈門市金蓮升高甲劇團原團長、高甲戲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吳晶晶在“高甲在此——戲曲沙龍”中表示,雖然高甲戲地域限制較明顯,但也足夠大,精心耕耘仍大有作為,“當代高甲戲更要強調創新,以符合時代審美需求”。在具體如何創新上,金愛珠導演認為,“藝術作品是要給老百姓看的”,內容題材要有時代性,關注民生需求、產業發展、鄉村振興,體現發展新故事;表演形式要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適當借鑒嘗試具有高甲元素的現代獨特表演風格。沙龍中,與會戲劇專家大咖還提出吸引全國高甲戲師資共同做強做大發祥地文章、緊跟潮流提升時代審美、打造全國性戲劇拳頭產品、形成到岑兜看全國戲劇的共識等建議。

  發源泉州,流播海內外,高甲戲域外傳承交流廣受關注。“來岑兜拜高甲戲祖師爺,是因為祖輩們學習的歌仔戲身法是從高甲戲學來的。”馬來西亞筱玉隆閩劇團團長莊蘇寧表示,目前高甲戲在馬來西亞發展遇到了“演員年紀偏大、學戲年輕人偏少”的困境。菲律賓南音社音樂顧問、福建高甲戲藝術顧問林婉如表達了同樣的擔憂,雖然高甲戲深受僑親歡迎,但如今在菲律賓會唱能演高甲戲的人已經很少了,傳承難、成團難,更多的是靠個人熱愛來堅持。金門縣媽祖傳統民俗才藝協會總干事長李文理則另辟蹊徑,教中老年人唱戲,“關鍵在于傳承、保留,而不在于年齡。”

  “兒童戲劇實驗營”的研學少年讓海內外嘉賓、游客一睹高甲原鄉的新生代風采

  而在岑兜,高甲戲傳承處處可見。自2015年岑兜村委會聯合岑兜小學創辦高甲戲傳習班以來,傳習班已經走出了近300名高甲戲新苗,多人活躍在各個劇團。在本次高甲戲文化周,“兒童戲劇實驗營”引領430多名研學少年模仿高甲戲角色的動作和表情特征,沉浸式感受傳統戲劇魅力;36名岑兜少年排練“少兒宋江陣”,在南安各地、泉州市區巡回演出,成為流動的文化IP。10月6日晚舉行的少兒高甲戲專場演出,更讓海內外嘉賓、游客一睹高甲原鄉的新生代風采。

  “祖國大陸在戲曲傳承發展上做得很好,政府支持、劇團創新、媒體宣傳,青少年看戲、學戲、演戲,讓我們非常感動。”李文理興奮地說,這次來泉州、來岑兜,將與泉州的高甲戲同行交流,并邀請大陸老師到金門教學、指導,共同合演高甲戲。“這也是我們的共同盼望。”林婉如說,從高甲原鄉引入戲曲資源,定將在當地掀起一波高甲熱潮,促進高甲戲進一步傳播、傳承。

  入戲

  高甲戲成生活時尚

  戲曲內核雖傳統,但玩法卻很新潮。在高甲戲的發祥地,愛玩的年輕人正給高甲戲穿上“潮玩新衣”。高甲戲文化周中,“高甲潮玩”系列活動以顛覆傳統的創意玩法,讓市民、游客在新式玩法中感受非遺魅力。

  在村中的戶外戲劇博物館,“瞅你有戲”高甲田園音樂節樂聲響起,將高甲戲的鑼鼓點、唱腔與現代音樂融合,給游客帶來全新的音樂體驗。

  田園里,青綠色的胖胖丑瓜十分惹眼。“瞅著就好玩”體驗活動散布在岑兜村田園劇場、市集區與高甲戲戶外博物館三大場景,沿途設置“丑瓜套圈圈”“一起選個‘角’”“高甲‘膜’法畫”等7個互動關卡。游客每完成一項任務即可獲得文創掛件等小禮物,引得游客排隊體驗。更令人驚喜的是,不經意間,小丑團隊、木偶戲藝人、“胖瓜”喜劇IP表演就會來到自己身邊,與游客即興互動。

  戶外戲劇博物館的戲劇小賣部里,從磚雕、石頭畫到冰箱貼、鑰匙扣等19款、500多套高甲戲IP文創產品,讓非遺以更年輕化的方式融入現代生活。

  國內知名喜劇品牌“開心麻花”團隊,以沒有固定劇本、沒有固定臺詞、沒有固定道具的“麻花即興”表演,與觀眾互動,讓全場觀眾變成了集體喜劇敘事的參與者、表演者,共同創作喜劇。

  一系列新潮玩法吸引了大量游客。據統計,國慶中秋假期,岑兜村累計接待游客達8.93萬人次,單日最高接待量突破1.1萬人次。游客們好評連連——浙江姑娘崔運琪說:“假期能有這樣的文化活動,真是太好了!高甲戲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強,表演生動形象,能夠讓孩子近距離感受中華傳統藝術的魅力,激發她們的興趣。”常住晉江的李先生帶著家人返鄉過節收獲驚喜,“沒想到除了傳統戲曲,還能看到這么新穎的表演形式,家鄉的文旅發展進步很大。”

  “我們不僅要展現出僑鄉文脈的源遠流長,更要讓老藝術接受新氣息。”石井鎮政府三級主任科員黃凌波介紹,通過多元活動,讓高甲戲從戲臺藝術變為生活方式,為其傳承發展提供“南安樣本”。

  “燃”戲

  多元融合協同興旅

  緊扣“高甲戲發祥地”這一身份,這個長假,石井鎮以“戲劇+小鎮”為核心爆點,打造多維度沉浸體驗,開啟文旅產業從“發祥地”到“活態小鎮”的華麗轉身。

  “整個長假,石井以‘海岸原鄉生活季’為主題,推出‘高甲原鄉’‘躺海奎霞’‘藝術和美’‘成功街區’四大核心板塊。”石井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深度融合非遺文化、濱海休閑、公共藝術與地方美食等多重元素,石井為游客構建了立體多元的沉浸式文旅體驗場景,成為客流磁石。

  其中,“躺海奎霞”主打“躺平式”濱海度假理念,深度挖掘百年漁文化,推出“乘坐拖拉機趕小海”等漁村體驗項目,舉辦將潮音與海浪結合的“咱厝的歌·閩臺鄉村音樂節”。“藝術和美”則舉辦以“你的樣子”為主題的第二屆和美海岸公共藝術展,匯聚了當代藝術家陳文令、中國現代雕塑教育先行者馬心伯、克羅地亞當代藝術家阿嘿爾等21位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的50件藝術精品,將藝術作品從美術館展廳延伸到海岸線與鄉村環境中,打造了一場打破邊界的藝術盛會。此外,還同步展出“你的樣子”主題的少兒繪畫作品展,讓少兒作品與名家作品互為映照。

  成功街區是圍繞以民族英雄鄭成功為核心IP的成功文化旅游區,通過豐富業態與創新活動,實現歷史文化的生動表達。街區內,有延平王祠、鄭成功紀念館、成功廟、鄭成功雕像等景點,長假期間還有海豚灣望海碼頭夜市、音樂派對、臺灣美食節、中秋博餅、中秋燈籠展等系列活動,形成一場“有玩、有吃、有看”的雙節盛宴,使歷史文化區成為集教育、觀光、購物、親子游于一體的綜合性休閑目的地。

  “這是一次探索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石井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通過資源整合、業態融合、品牌塑造與服務優化,以一條主題線路串聯四大板塊,打造“海岸原鄉”品牌,增強與游客的情感連接,形成明顯的集聚效應與協同優勢,再加上“文旅+”多元融合策略帶來的沉浸式體驗升級,推動了“戲劇小鎮”的文旅興旺。

  責任編輯:黃冬虹

團購樓盤:
姓名:
手機號碼:
請自覺遵守評論服務協議,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
表情
include error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奶水,可以看的欧美变态一区网站,久久精品免费热,欧美日韩中字亚洲一区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色五月这里只有精品 | 香蕉超级碰碰碰久久久97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 永久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日韩V国产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