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城市向東,這是進入21世紀以來泉州城市發展變化的一個重要縮影,撐大城市骨架,必然實現對兩江(晉江、洛陽江)的跨越,這也就是現階段對于江南片區,晉江南江濱、橋南以及臺商區的打造。但是在兩江所夾的主城區里,城市骨架的豐富和延伸也在持續進行著。
在去年4月份,海帶君寫過這樣一篇叫《不一樣的角度 不一樣的泉州城》的文章,通過一位朋友 在所闡述的泉州飛鳥圖中,我們不難發現,在泉州的主城區東進的步伐中,處于支撐城市發展的羽翼連接處,恰恰卻是城市建設的軟肋。
這個連接華大片區和城東濱江片區也就是現在的南埔山片區以及大坪山與潯美工業區中間地段 。為啥說這兩地是泉州城市發展的薄弱地方,我們不妨從最簡單的衛星圖來看,這兩塊區域是目前并沒有形成道路網絡,民房密布,直觀的表達為棚戶區或者城中村。
拓展版圖,強化內在,目前泉州啟動的南埔山片區改造和城東至北峰快速通道項目,恰恰就是一次對這個“連接處”的改造升級。
2016年9月南埔山片區改造項目已納入2016年豐澤區重點項目“百日攻堅”活動中,到2017年3月已經完成948畝土地征收工作,9月份開工了南埔山片區安置房項目。而城東至北峰快速通道也同 樣結合棚戶區改造,把道路兩側片區面積約60萬平方米一并納入改造,這其中545畝儲備用地納 入了泉州2017年度供地計劃。
兩個作為目前泉州關注度頗高的城市改造項目,在進一步提升泉州城市品質的同時,也將會在未來深刻的影響著泉州樓市。
首先作為大型城市片區改造項目,片區內未來規劃有大量的住宅,商服用地,對于目前主城區開發商“糧荒”的問題,這兩個地方將有可能成為供應的“糧倉”,因為從規劃局公布的片區兩個片區地塊規劃上來看,區域內有大量土地是作為居住用地存在的。
其次,隨著城市改造的持續深入,一定量的拆遷戶將會進入到樓市買房,雖然目前片區內有安置房在建,但是從目前趨勢上看,貨幣安置將會漸成主流,將會有更多拆遷戶流入商品房市場。當然從穩定房地產市場、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未來區域內新增的土地供應有可能會有商品房配建一定比例安置房的情況出現。
最后,在該區域內或將興起一個全新的地產板塊,以G15福廈高速、華園北路為界,區別于城東洛江沿江板塊,主打自身商業學區配套 和大坪山、清源山為主要景觀因素的“兩山片區”。
相關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