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暮色降臨,世遺之城泉州悄然切換至“夜間模式”。海風輕拂的江畔、暖燈搖曳的店鋪、人頭攢動的市集、煙火綻放的碼頭——整座城市正以獨特的“慢節奏、高品質”生活美學,為游客奏響松弛而富有質感的交響樂。
游客在中山南路逛夜市(融媒體記者宋萬春 攝)
博餅民俗活動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參與 (融媒體記者陳起拓 攝)
府文廟廣場的南音表演人氣十足(融媒體記者彭燕珍 攝)
鐘樓每日迎來眾多客流(融媒體記者彭燕珍 攝)
當暮色降臨,世遺之城泉州悄然切換至“夜間模式”。海風輕拂的江畔、暖燈搖曳的店鋪、人頭攢動的市集、煙火綻放的碼頭——整座城市正以獨特的“慢節奏、高品質”生活美學,為游客奏響松弛而富有質感的交響樂。
□融媒體記者 宋萬春 廖培煌
慢生活的溫柔序曲
傍晚六點多,豐海路的海風率先送來愜意。夕陽余暉尚未完全褪去,晉江岸邊已有游客三三兩兩駐足:有人倚著石欄,有人坐在折疊椅上,或與好友對飲閑聊,或吹著海風凝望江面。
來自福州的陳女士和三位朋友坐在江邊,折疊桌上擺滿茶飲小食,幾盞暖光小燈在暮色中亮起,盡顯悠閑。“下午逛了清源山,晚上來江邊吹風,不用趕時間,就這么坐著,特別放松。”她給朋友們倒上熱茶,語氣里滿是愜意。也有獨自前來的游客,靜靜望著水面,盡情迎著海風,一天的疲憊仿佛都被吹散了。
古城街頭的文創店同樣透著悠閑。在中山路一家店里,暖黃燈光照亮琳瑯滿目的小物件:可愛的招財貓擺件、繪有泉州老街風貌的魔方和冰箱貼、造型精巧的八音盒,引得游客頻頻駐足。
上海游客趙先生正拿著一個以東西塔為造型的八音盒端詳:“這個造型太有泉州味了,買回去留個紀念。”說著,他又拿起印著泉州方言的鑰匙扣,“‘水查某’(漂亮女孩)、‘好康斗相報’(好事一起分享),這些方言真有趣,買幾個送朋友。”店員耐心介紹著每個文創背后的故事,從東西塔到閩南方言,再到泉州特色文化……
沉浸式觸摸文化肌理
夜色漸深,晚上七點半,泉州的市集成了文化與生活交融的舞臺。在西街,非遺攤位被游客圍得水泄不通。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正低頭專注地在紙上作畫。他面前的牌子上,“非遺文創,把你的名字畫成畫”幾個字十分醒目。攤前的小男孩拉著媽媽的手,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老人的筆尖,“爺爺畫得好快,我的名字馬上就要變畫啦”。老人蘸了蘸墨,手腕靈活轉動,周圍的游客看得入神,有人小聲討論著筆法,有人拿出手機記錄這一幕。來自湖北的游客李女士感慨道:“把名字和畫結合起來,既好看又有意義,還能感受到文化的巧思。”
晚八點,中山南路煙火市集與泉州文廟非遺市集同樣熱鬧。中山南路煙火市集上,民族特色服飾攤位掛滿色彩鮮艷、花紋精美的衣裙,云南游客楊女士感嘆:“這些花紋和我們那邊有些像,但又有泉州特色,很有意思。”她細細打量細節,與攤主交流不同民族服飾的特點。不遠處,“聚寶杯”萬人博餅大賽也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桌面上紅布鋪展,瓷碗里骰子清脆滾動,“鐺鐺”聲中伴隨著大家的歡呼。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耐心講解:“博餅是咱閩南中秋的傳統,一骰一擲,博的是好運氣,更是團圓熱鬧的民俗味。”骰子聲、歡笑聲此起彼伏,給夜色增添了一份鮮活。
泉州文廟非遺市集的攤位上,木盒里的銀飾在暖光下泛著溫潤光澤,旁邊堆著印有泉州特色的香包與服飾。陜西游客王先生摩挲著一只銀手鐲:“這手藝真細致!”他抬頭問攤主,“上面是什么花?”攤主指著鐲側細小花紋:“這是泉州的刺桐花,象征吉祥富貴,是市花。”王先生將鐲子湊近細看:“我媽就喜歡這種有講究的鐲子,刺桐花寓意好,還帶著泉州特色。”他比試了下尺寸,掂量著重量笑道,“就這個了,帶回家送我媽!”
泉州影劇院門口的“酒水交易所”則是年輕人的歡樂據點。晚九點,巨大屏幕上滾動著果啤、果汁的“實時交易數據”,酷似金融市場的股票行情:“龍井果啤,成交量44283ml”“西柚果啤,成交量32171ml”……大學生小鄭和朋友盯著屏幕研究“行情”:“點一杯‘車厘子果啤’,還能看它的‘成交量’,喝酒都變有趣了。”掃碼下單后,他捧著一大杯果啤坐下,看著周圍被這新奇“交易所”吸引的年輕人,笑著和朋友分享感受,潮流與休閑在此碰撞出別樣樂趣。
煙火氣里的浪漫狂歡
夜色漸濃,豐海路東區野灘沉浸在音樂與歡笑中。舞臺上,駐唱歌手深情演唱,舒緩旋律在夜色中流淌;旁邊的微信點歌二維碼格外顯眼,游客掃碼即可點歌。廣東游客陳先生點了一首《春風十里》,和朋友在舞臺邊坐下:“就想聽歌放松,這兒氛圍特別好。”當歌曲響起,他跟著旋律輕打節拍,與朋友相視而笑,輕聲哼唱。舞臺下的餐飲區更熱鬧,游客圍坐桌前,桌上擺滿海鮮、燒烤、啤酒等美食,大家邊吃邊聊,分享白天的游玩經歷,暢想著后續行程,氣氛輕松愉快。
蟳埔碼頭的夜同樣浪漫且充滿煙火氣。煙火表演準時綻放,“砰”的一聲,絢麗煙火在夜空炸開,五彩光芒瞬間照亮碼頭,也映亮游客驚喜的臉龐。北京游客王女士連忙拿出手機“咔嚓、咔嚓”拍攝,身邊的朋友也興奮地錄像,不住贊嘆煙火絢爛。
煙火表演結束后,碼頭邊的美食攤前依舊熱鬧。果汁攤前,小女孩眼巴巴望著攤主制作飲品。攤主熟練地將新鮮水果放入榨汁機,一杯冒著冷氣的芒果沙冰很快做好。小女孩接過果汁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滿足地瞇起眼,模樣可愛。媽媽笑著幫她擦去嘴角的果汁漬:“慢點喝,還有好多好吃的呢。”
從江畔的靜謐到市集的熱鬧,從文化的厚重到煙火的浪漫,每一處都傳遞著“慢節奏、高品質”的生活美學。這個假期,游客在泉州的夜色中卸下平日疲憊,沉浸式體驗著世遺之城帶來的松弛與美好。
責任編輯:賴閩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