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永春縣多所學校迎來教育布局調整
部分學校轉型為“九年一貫制學校”
其中
永春仙夾中學與永春仙夾中心小學
整合為永春縣仙夾學校
永春第四中學與永春縣湖洋中心小學
整合為永春縣力行學校
什么是“九年一貫制學校”呢?一起來看看!
什么是“九年一貫制學校”?
“九年一貫制學校”究竟是什么?簡單來說,這類學校實現了小學與初中教育的“一體化”——學生小學畢業后,可直接升入本校初中部就讀,從小學到初中的過渡更平穩、銜接更順暢,有效減少了學生的升學適應壓力。
(圖為永春縣仙夾學校改造后的籃球場)
推廣“九年一貫制學校”并非臨時舉措。早在2021年6月,教育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就聯合印發《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和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各地建設九年一貫制學校”;同年9月,永春縣將夾際中學與夾際小學整合為九年一貫制的“永春縣夾際學校”。目前,永春共有烏石學校、橫口學校、延清學校、夾際學校、仙夾學校、力行學校六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在其他地市,廈門市官宣今年將有五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竣工,福建師范大學也宣布將與福州高新區合作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福建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推廣九年一貫制學校,是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
調整后意味著什么?
本次整合后,兩所新學校均實行“一校一址”集中辦學:永春縣仙夾學校沿用永春仙夾中學原校址,永春縣力行學校以永春縣湖洋中心小學原校址為辦學地。
(圖為永春縣仙夾學校溫馨的班級環境)
調整為九年一貫制學校后,學校的教育資源更集中,能更好實現小學與初中教育的銜接。一方面,整合后,學校通過統籌教師資源,能把更多資源投入教學一線,讓優質教育資源能普惠更多學生;另一方面,學校可根據學生成長規律,統一規劃9年的課程體系、教學進度與培養目標,克服以往初小銜接不足的問題,讓孩子在熟悉的校園環境中穩步成長,更利于全面發展。
新學校環境怎么樣?
暑假期間,永春縣仙夾學校對校園環境進行了全面美化與改造:可升降課桌椅適配不同身高學生需求,護眼燈光守護視力健康,多媒體教學設備助力高效課堂;教師辦公區域規劃合理,方便日常教學交流;新改造的籃球場鋪設專業塑膠材質,課余時間里,學生們可在此奔跑跳躍,盡情享受運動的樂趣。
“整合后,學生人數從原來的近百人增加到近三百人,各類文體活動更容易開展,學生的校園生活也變得更加豐富。”永春縣仙夾學校校長鄭章木介紹,隨著兩校整合,教師隊伍也進一步壯大,初中部的優質教育資源可直接輻射至小學部——例如初中的音樂、美術教師能將更專業的知識與教學方法帶入小學課堂,讓小學階段的藝術教育更具專業性,切實提升整體教育效果。
(圖為永春縣力行學校升級后的校園環境)
永春縣力行學校的校名,沿用了永春四中前身“力行中學”的“力行”二字,承載著學校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傳承。整合后,該校現有在校生481人,教職員工74人。
“近年來,上級主管部門及鎮黨委、政府對本地教育發展高度重視,已積極投入大量資金支持學校建設。”永春縣力行學校校長林彬煌介紹,學校前后投資2000萬元,推進一系列校園升級工程,具體包括:新建學生宿舍食堂大樓;對教學樓、綜合樓進行修繕及外立面改造;完成200米環形跑道運動場地提升及場地硬化、綠化工程,并進一步完善校內各項設施設備,全面提升辦學條件與校園環境。“集中辦學后,實現了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所有學生都能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資源。”林彬煌說。
原校址怎么安排?
學校整合后,原有的校址該如何利用?記者從永春縣教育局了解到,目前相關校址的規劃已基本確定。
原永春四中校舍已成為泉州技師學院永春校區。該校區將聚焦職業技能教育,開設與當地產業發展需求相匹配的專業課程,為永春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既盤活了原有教育資源,又為永春職業教育的發展注入新動力。而原仙夾中心小學校址將交由當地安排處置。
永春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調整,通過整合升級,原本分散的教育資源得到集中利用,能有效緩解區域內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進一步優化永春區域教育資源布局,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更優質、更均衡的義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