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泉州市江南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公告》。據規劃顯示,江南新區總用地面積約55.42平方公里,規劃人口45萬人,將打造海絲古城協同區、環灣產業創新區、品質生活示范區。
規劃范圍:南至國道324線,西臨福廈高速鐵路,東北至晉江南岸,總用地面積約55.42平方公里。
規劃定位:海絲古城協同區、環灣產業創新區、品質生活示范區。
人口規模:規劃人口45萬人。
規劃結構:打造“雙軸三帶繞雙心、三片多區創融合”的規劃空間結構。
雙軸:功能聯系軸、海絲協同軸。功能聯系軸:以站前大道為骨架打造功能聯系軸,串聯江南與其他功能片區的聯系,融入環灣城市發展;海絲協同軸:依托新華大橋,利用區位優勢,新城古城雙城聯動,協同發展。
三帶:生活服務帶、產業發展帶、濱江生態帶。生活服務帶依托繁榮大道兩側生活空間;產城融合帶依托南環路,形成江南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融的產城融合空間;濱江生態帶依托晉江及濱水空間。
雙心:綜合服務心、古城協同心。綜合服務心:結合中央公園打造江南新區產業服務與生活配套的聚核核心,共同形成綜合服務心;古城協同心:結合烏石山和新華路對老城的關系,打造古城協同心。
三片:產業集聚片、綜合服務片、生態公園片。圍繞在地特色與規劃策略,依勢形成三個城市片區。
道路系統規劃:規劃片區路網等級劃分為四個等級,即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其中,城市主干道按照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分為三級。規劃區內構建“六橫六縱”的“棋盤式”道路網結構。
景觀系統規劃:形成“一心兩環連五廊”的景觀系統。
一心:利用現狀山丘,打造中央公園。
兩環:自然山水外環,連通晉江與紫帽山形成片區生態外環;城市公園內環,依托區內南高渠、南低渠和中央公園打造公園內環。
五廊:五條聯通內環與外環的景觀綠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