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北動車運用所位于同安新民鎮禾山村,預計2016年12月建成
客車整備所、機務折返所同時同地建設,堪稱列車“綜合醫院”
昨天上午,在同安區新民鎮禾山村的建設工地上,新建廈門北動車運用所和遷建既有廈門客車整備所的工程正式動工。整個工程的概算投資約19.6億元,建設總工期為兩年,預計2016年12月建成完工,同步建設完工的還有機務折返所。
【為何新建】
廈門北動車運用所?
解決廈門沒有動車檢修能力問題,增開更多班次廈門鐵路樞紐主要由福廈、廈深、龍廈、鷹廈等鐵路組成,目前廈門地區動車組開行106對/日,普通客車14對/日。隨著多條客運專線鐵路的相繼建成,樞紐內動車組開行數量將進一步增加。但目前,廈門樞紐內無動車組檢修設施,福建省內僅福州南動車運用所具備一定檢修能力。建設廈門北動車運用所將解決廈門至今沒有動車檢修能力的問題,滿足廈門不斷增開動車的需要。
“建了動車運用所后,由廈門始發的早班動車就會更多,基本可滿足早班出行需求。”南昌鐵路局廈門樞紐改造工程建設指揮部王工程師說,動車車輛每隔48小時或行駛4000公里后,就要到動車運用所這個“醫院”里進行“全身檢查”,但由于廈門沒有動車運用所,長久以來,動車到廈運營結束后,還要“徹夜奔襲”至周邊城市動車運用所進行檢修、清洗,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而且因為車輛要去外地檢修而無法在廈門過夜,廈門就不能開通足夠班次的始發早班車。
【為何遷建】
既有客車整備所?
檢修能力已飽和,且無擴建條件
客車整備所和機務折返所是普通客車的“醫院”,目前廈門既有的客車整備所位于島內的蓮花二村片區,具有6條檢修線、1條洗車線、4條存車線和1條臨修線,而機務折返所位于金榜公園一帶。目前,客車整備所的檢修能力已飽和,且無擴建條件,而且隨著普通客車將調整至廈門北站辦理,遷建既有廈門客車整備所和機務折返所也符合廈門城市發展規劃,有利于廈門站開行更多動車。
遷建后,既有的客車整備所將改為動車存車場,為廈門站開通更多動車班次提供條件。
檢修能力有多大?
每日檢修30組動車和15組普客列車
記者了解到,這個新建的“綜合性醫院”將包括廈門北動車運用所、既有廈門客車整備所和機務折返所,距離廈門北站3公里,總用地1085畝。
其中,廈門北動車運用所設檢查庫6線、預留2線;存車線20條;臨修及不落輪鏇線各1條;外皮洗刷線和牽出線各2條;連接廈門北站的走行線2條,鋪軌長度32公里。同時,配套相關生產、生活設施。建成后,每日可對30組動車做一級檢修,對3組動車做二級檢修。
廈門北客車整備所設客車整備線8條,交換線3條,機走線、存車線各1條,臨修線2條;機務折返所設走行線1條、機車停留線1條;廈門北站所有站臺長度延長至550米,廈門端咽喉增設機待線2條,鋪軌長度約13.41公里。同時,配套相關生產、生活設施。建成后,每日可對15列普客列車和15輛機車進行檢修。
【亮點】
“三所合一”
堪稱“綜合性醫院”
南昌鐵路局廈門樞紐改造工程建設指揮部介紹,廈門北動車運用所將是南昌鐵路局第五個動車運用所,全部建成后將成為南昌鐵路局最大的一個動車運用所,且由于還將同時同地建設檢修普通客車的客車整備所和機務折返所,這也將是南昌鐵路局內唯一包含三個檢修所的檢修場,堪稱列車的“綜合性醫院”。
【名詞解釋】
動車運用所是動車能夠進行?、檢修、清洗的場所,也被稱為“動車醫院”。動車運用所設有檢查庫、洗車庫等功能車間,還有存車線可以停留動車組列車“留宿”過夜。
客車整備所是客車進行技術檢查、修理、整備和停留的場所,又稱庫列檢。車底在整備所的各項作業采用定位作業或移位作業兩種方式。
(海西地產網 翁琳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