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5年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4%。其中,城市上漲1.5%,農村上漲1.2%;食品價格上漲2.4%,非食品價格上漲0.9%;消費品價格上漲1.1%,服務價格上漲2.2%。1-2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1.1%。
其中,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9%。其中,衣著上漲2.9%、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1.9%、娛樂文化用品及服務上漲1.8%、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1.5%,居住價格上漲0.6%;交通和通信、煙酒及用品價格則分別下降1.7%和0.6%。
據測算,在2月份1.4%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為0,新漲價因素為1.4%。
對此數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進行了解讀,其稱2月份CPI環比漲幅比上月擴大了0.9個百分點,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春節期間,鮮活食品需求增加,價格大幅上漲;二是2月份正值春運高峰,出行人數增加,交通、旅游價格上漲明顯;三是節日期間外出務工人員返鄉,部分服務業用工緊缺,價格水漲船高。
鮮菜和鮮果價格漲幅較高,環比漲幅分別為13.6%和8.9%,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0.67個百分點,超過總漲幅的一半。
(海西地產網 翁琳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