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網8月29日訊(融媒體記者 顏雅婷 通訊員 葉盛斌)記者從泉州市發改委(重點辦)獲悉,今年1至7月,全市省、市重點項目及“重中之重”項目建設均超序時進度,投資完成率均超六成,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今年以來,我市緊扣“項目提效”主題,以“抓項目、促發展”系列專項行動為抓手,聚焦項目謀劃、落地推進與投資效能優化,強化要素保障,優化審批服務,全力推動重點項目加快落地、加快建設、加快投產。截至7月底,全市1082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61.6%;234個省重點項目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62.74%,居全省前列。
產業項目引領 高質量發展動能足
產業類項目表現突出。561個產業領域項目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63.22%,一大批重大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
全省裝機容量最大的熱電聯產項目——惠安東橋熱電聯產項目全面開工。“屆時將安裝2組超超臨界燃煤供熱機組設施。”東橋熱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袁志介紹,該項目是我市北部能源支撐項目,事關泉惠石化園區高質量發展和區域能源調節大局。目前,1#鍋爐已完成基礎澆筑,本月底將啟動地面工程鋼結構吊裝,力爭10月底開始主廠房基礎地上部分施工,12月滯洪區輸煤棧橋樁基完成施工。
作為我市重點打造的文旅新地標——市井十洲城項目,一期商辦區上部結構完成95%,預計10月份封頂;二期商辦區上部結構完成65%。此外,三期項目已開工建設,四期項目計劃9月啟動建設。
基礎設施攻堅 發展支撐更加堅實
410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項目完成年度計劃的60.15%,多條“動脈”工程加速推進。
作為連接東海與城東的第二條城市主干通道——府東路北延伸段已進入實質性建設,南段工程力爭2026年6月完工。項目全長5.5公里,分南北兩段建設,率先啟動建設的南段工程起于雙垵街,終于通港東街。項目建成后,將顯著提升東海、城東兩大組團間的交通效率,強化片區綜合承載力,為東海新城發展及中心市區繁榮注入新動能。
在晉江,南高干渠項目正加速推進中。“南替工程”作為省、市重點工程,肩負著優化全市水資源配置、提升用水效率、保障泉州沿海核心區域及金門地區供水安全的重要使命,對推動泉州城市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工程于2023年9月正式開工,計劃2026年建成投用。
民生項目提速 城市品質持續提升
111個社會民生領域項目完成年度計劃的59.17%,一批醫療項目進展顯著。
上海六院福建醫院和敏院區進入內外裝修階段。這所由安踏集團和敏基金會出資捐建的三甲醫院,將打造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國家創傷預防與康復研究中心、創傷醫療國際培訓中心、涉外健康管理中心等“四個中心”,設床位1000張。“當前,院區建設與運營籌備工作已進入關鍵階段。”據項目方介紹,項目自2023年3月開工建設以來,僅用20個月就完成封頂,預計年底前完成工程主要建設任務,2026年上半年正式投用。
洛江區醫院新院區項目已通過預驗收,正加快室外工程建設。據悉,項目按照三級綜合醫院標準規劃建設,設置床位700張。建成投用后,將進一步優化洛江區醫療衛生資源,改善轄區群眾的就醫環境,滿足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