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房價調控前夕,北京一天之內(2010年3月15日)誕生三個“地王”,創下賣地單價和總價歷史之最,引起全國關注。此后,國家樓市調控從嚴從緊、政策密集出臺。北京三大“地王”項目如今命運如何?記者日前對此進行了調查。
東升鄉“地王”:荒草長兩年 如今被轉賣
京城凜冽的寒風中,野草被吹得獵獵作響———這里是北京海淀區東升鄉地塊,眼前的一切最能體現正遭遇“寒流”的北京樓市。近兩年里,這一昔日“地王”始終處于閑置狀態,院子里長滿荒草。這是開發商始料不及的。2010年3月15日,在與綠地集團等“房產大鱷”競逐中,名不見經傳的北京世博宏業房地產公司脫穎而出,以17.6億元的價格經過58輪競價奪得東升鄉地塊,這比底價6億元超出11.6億元,溢價193%。
針對這一“地王”項目,北京中原地產等機構預計,算上建設酒店等投入,這一地塊樓面價高達近3萬元/平方米,是當年乃至目前北京有效成交地塊中單價最高的。“將打造一個高端產品”的豪言猶在耳邊,但隨著政策和市場形勢劇變,開發商一直沒有開發。中間記者多次探訪這塊地,發現一直處于撂荒狀態,沒有開工跡象。近期,這一“地王”命運開始改變。保利地產發布公告稱通過收購北京世博宏業房地產公司100%股權的方式,獲取北京薊門橋項目(即東升鄉地塊)。盡管保利地產“財大氣粗”,但這個“地王”能否順利入市仍是難題。保利地產獨立董事張禮卿在表決中表示反對,理由是“項目成本較高,盈利前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建議公司在目前市場環境中慎重考慮”。
大望京1號:被迫“緩開工”遭遇“定價難”
12月1日,記者來到北京朝陽區大望京1號地塊,見該“地王”項目只挖了兩個大坑,工人們正進行奠基工作。拿地快兩年了,還在澆灌地基。至于該項目上市日期則一推再推,從今年推到明年。這與當時快速舉牌競奪“地王”的場景形成鮮明反差。2010年3月15日上午,經過84輪現場競價,遠洋地產旗下的遠豪置業以40.8億元奪得大望京1號地,扣除教育、醫療用地等,該地塊折合樓面價超過2.7萬元/平方米,創下當時北京成交地塊單價之最。
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顯示,該項目在8月26日取得預售許可證,共推出318套房源,但截至11月30日,僅賣出89套。就其整體銷售額而言,目前賣房收入與買地資金尚有較大差距。因為賣難利微,該項目收入前景很不確定。據該項目銷售人員介紹,目前該項目銷售均價僅有2.4萬元/平方米,利潤空間很小。更何況,目前北京該區域房價正明顯下滑,這一“地王”項目勢難獨善其身。附近一家房產中介負責人說:“這個項目已成了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雞肋。”
(海西地產投資網 馬彥凱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