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來,有的人就發現,連個棉衣都買不起了。 “現在每月只能拿千把元的底薪,一個字‘慘’啊!”北京朝陽區管莊一個樓盤營銷店內,幾名閑來無事的售樓小姐聚在一起聊天,24歲的霍婷抱怨說:“一天下來,也沒幾個人來看房,更別提賣出多少套了。”
有著5年商品房銷售經歷的售樓小姐楊樂,還在回憶前幾年工作中的“美好經歷”,那個時候房子多好賣。≠嶅X又多。“前些年,不是我們賣房子,而是顧客搶房子。”楊樂心直口快地說,“現在是既閑又窮,沒了賣房提成,好幾個月只能拿到底薪了。”
記者走訪北京多家地產中介、售樓處看到,像霍婷、楊樂這樣的比比皆是。25歲的黃小姐也在北京一家樓盤做銷售,她坦言,當初之所以選這行,也是沖著“薪資高”來的,“眼看別人一年能掙個十來萬,沒想到自己進來正趕上房地產業的冬天,落差太大了。”
12月14日,北京某地產中介總經理向興海告訴記者:“最近幾年,一個售樓人員一年賣上億元的房子很普遍,年收入超30萬元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
臨近年底,類似的落差就更加明顯。
“大概從6月開始,我們每天早出晚歸在北京到處跑,給客戶介紹有這么個項目,位置在哪里,詢問預期價位。”霍婷的回憶很是酸楚,“我們公司有硬指標,賣得好,全款到位后才能拿到提成;干不好,沒提成不說,還要被炒。”
霍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售樓人員收入是底薪加提成,行情好時,提成能有千分之三甚至更高,而現在只有底薪1000多元,提成也只有萬分之八;這樣下去,即使是有鋪天蓋地的廣告,再加上電話和短信轟炸,一個月下來也落不下幾個銀子。
楊樂補充說,其實提成是分好幾次給的,只有顧客簽約后他們才能拿到第一筆提成,即便最后如愿賣出去了,以一套總價100萬的房源計算,市場好時提成至少3000元,現在只能拿到800元。業績才是硬道理。“許多售樓小姐熬不下去,不得不辭職改行。”向興海說,月薪幾萬多元的“金牌”售樓小姐,“淪落”到現在不夠交個稅的收入,怎么受得了!
“售樓小姐的薪水一旦降低到只靠底薪維持,則最長持續6個月到8個月時間,就可能使其轉行或者離開。”北京一家地產中介的置業顧問王靜告訴記者,售樓人員的收入與樓盤單價、銷量和提成比例直接掛鉤。“收入涵蓋1300元的基本工資加1.5‰提成兩部分,而收入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提成上。”
售樓小姐收入跳水背后,反映的正是受從緊調控影響進入冬天的樓市行情。尤其近幾個月來,房貸難度越來越大、一線城市限購以及部分城市出現降價潮,連售樓小姐的“母體”開發商都活不下去了。開發商為保命實行的是末位淘汰制,一個售樓部,轉眼售樓人員就可能少了一半。中原地產總監張大偉認為,“在這個樓市的寒冬,大批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的房產中介裁員、減薪,一點也不奇怪。”
成交量慘淡自然導致房產中介出現“關店潮”。沿海城市出現中介關門現象始于8月份,不少一線城市的中介公司10月份以開始裁員、減少店鋪等方式進行調整,如富房、中原、滿堂紅等。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北京二手房中介共關店約1000家,深圳更是從8000家銳減到5000家左右。“在深圳關閉的60家店鋪中,裁員1000人。”中原地產華南區董事總經理李耀智前不久宣布。
房產中介出現大批關門、二手房拋售明顯增加、銀行房貸量首次下降、房價環比下跌……種種跡象顯示,房價拐點的征兆悄然而至。近日,巴克萊資本發布的報告很能說明問題。該報告稱,本輪調整樓市將面臨10%至30%的跌幅,拖累中國GDP下滑0.5至1個百分點。巴克萊資本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預測,2012年中國GDP將增長8.4%。“房價若跌20%將觸發政府出臺救市措施,樓市疲軟使投資大幅放緩,進而導致整個經濟下滑。”
(海西地產投資網 馬彥凱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