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中國樓市堪稱一部情節跌宕的大片,限購、限貸、房產加名、土地流拍——— 各種政策爭相落地,幾乎整整一年就沒消停過。不過,昨日出爐的2011年廈門樓市全年成交數據卻顯示,在樓市調控持續升級之下,2011年廈門全市共成交商品住宅21461套,不但相比2010年沒有下降,反而增加約11%,幾乎成了樓市版的“豬堅強”。
不降反升 主要受益島外樓
來自管理部門的交易數據顯示,2011年,廈門全市商品住宅成交21461套,比2010年的19299套多2162套,月均成交約1788套;成交面積約249.49萬平方米,住宅成交面積占全市新房成交面積的61%。回顧剛剛過去的一年,國家和地方密集出臺各項調控手段,讓開發商應接不暇,也讓誠心誠意要買一套自住房的購房者無所適從,一片茫然。去年2月出臺的“廈八條”,“本地限三外地禁二”的限購令,讓自2009年以來就一路紅火的廈門樓市大幅降溫,直至去年二三季度,一些島外大盤集中入市,刺激剛性需求集中爆發,住宅成交量又再次上揚。但進入10月下旬后,在嚴控與資金鏈趨緊的雙重壓力下,廈門樓市又顯疲態,成交量價明顯回落,開發商從“明折暗降”的“假摔”逐漸淪為“以價換量”的“真跌”。
導報記者發現,在2011年如此嚴厲的調控政策下,廈門住宅成交量依然能有小幅上升,主要受益于島外樓市。數據顯示,2011年廈門島外住宅成交16176套,占全市住宅總成交套數的75%;島內成交5285套,占全市總成交套數的25%。集美區以全年6781套的商品住宅成交量,位居六區成交榜首。
拐點難辨 新年樓市迷霧重重
折騰的2011年已經遠去,2012年樓市又將何去何從?調控會不會有所放松?剛需期待的降價潮,到底還要等多久?這一個個民眾關注的謎團,在房產專家眼中,答案也不盡相同。上周末,中國房地產和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在2012閩南地產年會高峰論壇上對明年的樓市前景進行展望。“2012年上半年的樓市,目前沒有變化的跡象,因此依舊不樂觀,但下半年的情勢如何,有待于宏觀經濟的變化。”顧云昌認為,至少2012年全國兩會之前,樓市調控政策不會調整、放松。
而在資深地產評論人程凌虛眼中,2012年樓市迷霧重重,各方博弈加劇,拐點難辨。“如果2011年的嚴厲調控能在2012年繼續,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很可能出現同比下跌,即‘大拐點’的出現。市場會在上半年繼續低迷,下半年趨于企穩。”在程凌虛看來,如果2012年上半年經濟增速劇跌,不排除樓市調控放松的可能,首套房貸優惠將首當其沖。雖然專家們對樓市前景的看法有所差異,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房地產暴利時代即將成為過去。程凌虛直白地說:“阿貓、阿狗都能掙錢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新的一年,將會不斷有房地產企業在新一輪洗牌中被淘汰出局。”
(海西地產投資網 馬彥凱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