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元旦小長假,各地房地產交投依舊冷清。專家分析,新的一年,市場洗牌在所難免,中小房企亟需轉變發展模式。元旦小長假,各地處處洋溢著喜慶氣氛,然而在河南鄭州市北環,不少新開盤的房地產項目售樓處冷冷清清,盡管商家賣力打出了各種醒目的促銷降價廣告,但消費者并不感冒:
消費者:覺得還是有點高,現在了解到現在其他城市房價都已經開始下降了,希望能夠往下調調吧。鄭州一家小型房企的營銷總監聶鵬飛告訴記者,由于資金有限,公司只能在郊縣拿地。盡管選擇了競爭壓力較小的市場,但一個多月來,連一套房也沒賣出去,回籠現金越來越難:
聶鵬飛:由于前一段時間國家的準備金率一直調,控制對房地產行業的融資,國家相關政策的調控,導致現在一批客戶按揭貸款不能順暢的打到我們賬戶上。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2011年全國共出現491宗房地產行業股權及資產交易,涉及金額超過 1300 億元,創下歷史最高。其中,并購宗數是去年同期的2倍。不少河南中小房企在產權市場轉讓股權、債權,拋售房產、在建項目等實物資產,一邊“斷腕”求生,一邊期待政府在新年救市。對此,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劉社認為,市場洗牌在所難免,中小房企應順應市場,轉變發展模式。
劉社:一些中小開發商相互抱團兼并,這種情況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應該是從個案到普遍的現象。你有地沒錢了,就找一個也想往這個領域進軍的合作伙伴,他給你公司注入新的現金流,那你就活了。還有就是你開發這個產品非常獨特,在市場上第一有需求第二比較稀少,這也是一條生路。
(海西地產投資網 馬彥凱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