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及司法解釋發布后,著實影響了城市女性的購房觀。昨日北京房地產協會和騰訊房產聯合發布調查報告,稱在2011年中,女青年和男青年的購房比例為45:55,已經接近均衡。這項調查從去年4月份開始。在為期7個月的調查時間內,調查組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數十個大中小城市置業者展開調查,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國參與調查總人數達到24.3萬人,其中10個重點城市參與調查人數達13.4萬人。
調查結果顯示,81.3%的置業者年齡集中在25歲至40歲,這部分置業者中,個人家居生活需求在青年置業的原因中,“買房結婚”占了大頭兒,比例為32.8%。“安家”和“改善居住”分別以29.3%、20.3%的比例位居第二和第三。而在青年置業比例中,女性置業者的比例在上升,占到所有購房者的45%,達到近年以來的新高。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前后,女性購房者的比例為35%,此后一直在小幅增長。
調查結果還顯示,置業者的收入水平呈橄欖結構,年收入6萬元以下的占25.1%;年收入6萬元到12萬元的為41.8%,是最大的群體;年收入12萬元至24萬元的人置業比例為23.5%,年收入24萬元以上的不足一成,為9.6%。
對于青年人購房,價格目前仍是置業者的首要考慮因素,超過4成的青年選擇“總價”選項。隨著軌道交通的日益完善及置業者對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以往占據第二位的地段因素已經退居到第四位,取而代之的是對戶型、小區內設置配套的極大關注。數據顯示,排名第二位的選擇因素中,選擇公建設施的比例達到18.6%,第三位選擇戶型舒適度的占比達到15.4%,第四位為交通出行,占比為13.2%,第五位為物業服務占比,為11.6%。
(海西地產投資網 馬彥凱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