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摁住地方“小動作”
去年10月11日,廣東佛山市發布公告稱,10月12日起放寬限購條件。當天23時24分,該市再發公告,稱“綜合評估政策影響”,暫緩執行該政策。今年2月9日,安徽蕪湖市發布新政,為購買普通商品房的居民提供補貼。不過被稱為“龍年救市第一槍”的蕪湖新政,堅持3天后就暫停。今年1月初,有報道稱限購令將“松綁”,非京籍購房者需“連續5年納稅證明”將改為“連續3年”。不過北京市住建委隨即辟謠否認。
近4個月以來,不斷有二三線城市試探樓市調控“紅線”,開發商也頻頻呼吁調控政策放松。不過在經濟必須轉型的當下,中央態度堅決,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摁住了地方的一次次“小動作”。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地方“龍抬頭”的叫停很可能使得最近部分城市成交量升溫的趨勢被遏制,特別是京滬廣深等一線城市,調控力度不會放松。
百姓拍手叫好嚴厲調控政策
過去一年,中央打出調控房價“組合拳”,效果已初步顯現,特別是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讓老百姓拍手稱快。作為國內最大地產商萬科公司的董事長王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雙手贊成中央政府嚴厲控制房地產”。他認為,現在調控抑制住房地產價格,樓市可能會軟著陸,但如果不做控制,中國的市場會非常糟糕。記者從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得到的信息,限購令對市場需求的遏制十分明顯。限購一年來,北京市場的本地需求占九成,自住首套占九成,投資和投機需求基本絕跡。
但許多業內專家仍然認為,樓市長期、深度形成的價格僵持還遠沒被打破,高房價和樓市投機也沒成為“死老虎”。從房地產企業近幾年自身積累的“巨額財富”看,還遠遠沒到需要救市的地步。有位學者在網上呼吁,今年的兩會,地產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應當代表本行業把上書的議案、提案放在為民讓利上,放在轉型發展上,放在保障房建設上,放在綠色、低碳的“輕地產”上,放在出售自己更多資產為企業融資上,放在把這幾年的高額利潤回補到民眾急需的低價小戶型開發等事項上。地產界大佬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榮譽”是人民給的,總不能“近水樓臺先得月”,利用上書救市為自己謀幸福。
絕不允許在調控上唱反調
住建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司長近日強調,露頭就打,絕不允許地方政府在房地產調控上唱反調。房地產權威專家、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強調:中央政府早已明確堅持調控的決心,如果一些地方政府仍不吸取前車之鑒,不排除有關部門再度出臺文件,強化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執行力度。王玨林還強調,中央政府2012年房地產調控基調已經非常明確,兩會后也不會松動。
清華大學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日前表示,目前部分地方政府有借保剛性需求之名提出松動房地產調控的跡象,“如果現在松手,將導致房價巨大反彈的災難”。經濟學博士、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則認為,房地產調控是既定政策,房地產價格必須穩中有降,以便贏得重要行業和地方財政與房地產松綁的時間。她認為,堅定地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和抓住城市化基礎上的剛性需求,是保證軟著陸的關鍵。
(海西地產投資網 馬彥凱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