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4上半年“嗖”一聲飛奔而過,晃眼迎來“金九銀十”的黃金時節。歷經上半年泉州樓市波詭云譎,歌猛進的樓市突然“陷落”,降價、救市、銀行限貸松綁等各種聲音不絕于耳,與成交的下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房價也逐漸開始松動,越調越上漲的定律習慣,逐步開始被一一打破。
現今“樓市、房價”已成為泉州人最熱議的話題之一,有丁點兒的風吹草動都能刺激到泉州人的大腦神經,催生種種心理癥狀。如果說,2013年買房還是買白菜一樣簡單的話,2014年買房則是進退兩難。對于購房者來說,買房置業似乎成為一個糾結的話題“買房怕降價”,不買房怕漲,這種左右掂量的難題,讓購房者們疲憊不堪。房價的漲跌直接引發購房者產生多種癥狀,也成為購房者“觀望”的主要原因。
購房者畏懼房價下跌 購房不合時宜
8月以來連續3周成交下跌,泉州樓市商品房跌至“冰點”。記者走訪發現:泉州市購房者依然“活躍”,被視為泉州樓市購房力的“中流砥柱”剛需置業者,沒有活躍在買房的現場,而是潛伏在看房的路上。不少剛需置業者有購房需求,但卻遲遲不肯出手。大部分剛需置業者聲稱:“擔心房價突然下跌,現在形勢不太樂觀,萬一買貴了,就虧大發了,看大家都在觀望,也隨波逐流,跟著大眾走準沒錯。”
不僅僅剛需置業表達怕降價的想法,投資客和租房客也同樣擔心買房后降價:“感覺在不太景氣的泉州樓市可能會引來大面積的降價風波,本身不是從事房產行業看不清未來形式,還是隨大流吧。”
樓市低迷情況下,怕降價是應該的,大多數購房者買房前都怕買錯了,擔心未來會不會降價,這也是典型的追漲心里,不管是改善族、投資客及剛需置業,都會心存此心理。現在樓市確實不太穩定,但部分樓盤想借助“調價”沖擊銷量,潛在購房者就會心存疑慮,是不是產品有問題或無保值的潛力;開發商只能對外宣稱漲價,以顯示對自己產品的信心和認可。需謹慎提醒購房者:“價格的漲跌最終是遵循市場規律的,房價不可能無休止的漲或者跌”。
優惠促銷手段成噱頭 送禮吸引人氣
近期,樓市頻頻出現“低首付”、“婚房”、“抄底價”及“特價房”等促銷現象,開發商為挖掘購房者,也是使上渾身解數,花樣百出營銷手段吸引部分購房者提前入市。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各大營銷中心日均來訪量明顯下降,除了熱點人氣盤還能些許帶動看房的人,其他營銷中心大概只能對著購房者直呼:你若看房,便是晴天。
從當前樓市需求看,誰能最大限度地爭取到剛需客戶,就能取得更大的銷量,而變相優惠降低入市門檻,對爭取購房者是非常有力的手段。某樓盤置業顧問表示:現今購房者日漸濃厚的觀望情緒,不少急需買房的客戶,傲嬌一等再等,開發商不降價不給優惠,誰也不服軟的態度,真是讓人累覺不愛。購房者這邊也有話說:“低首付”“特價房”“抄底價”等優惠都是樓盤促銷的“噱頭”,每次去樓盤咨詢特價房一事,都會遭遇特價房賣完了的尷尬;優惠力度等等也沒預期宣傳的那么好,多數樓盤都是采用送禮品吸引人氣,鮮有樓盤拿出真正有力度的優惠。
在各種優惠的威逼誘惑的情況下,開發商仍持快速走量和價格反彈上漲的念頭,優惠促銷手段難以影響購房者觀望情緒及降價預期形成“大氣候”,雖然現在樓市確實不太穩定,但在未來形勢不知情的狀況下,還是該出手時就出手,看好了房子就買。
樓市盛行饑餓營銷 開發商大打心理戰
7、8月樓市雖然進入傳統銷售淡季,仍有開發商推盤熱潮高漲,借此推動樓市繼續回暖,但在樓市看似“回暖”的背后,不少是開發商有意營造的效果,目的就是為了和購房者打一場心理戰。通過少量推盤,營造房源供不應求的假象,引誘一批觀望的購房者出手搶購。
自2010年,住建部曾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完善商品住房預售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將取得預售許可的商品住房項目,在10日內一次性公開全部準售房源及每套房屋價格,并嚴格按照預售方案申報價格,明碼標價對外銷售。取得預售許可證后未按規定時間開始預售,可算作捂盤惜售。但據了解,如果開發商一開始不去申領預售許可證, 便可以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
專家認為,降價跑量是開發商唯一的途徑。在降息、利率優惠等背景下,剛需大量入市促使成交量回暖。但是當前樓市庫存仍處高位,宏觀調控政策不會改變,下半年是房企集中推盤和購房者需求逐步萎縮的時間段,如果房企不采取降價跑量策略,新的博弈和觀望又將卷土重來。
業內人士指出:開發商此時“饑餓營銷”,很可能會錯過走貨的機會,從而在樓市接下來的泡沫破裂過程中成為犧牲品。對此,廣大購房者應該警惕類似銷售模式,避免上當。
(海西地產網 張喵喵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