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低迷動蕩的樓市讓眾多地產大佬以及媒體對于房地產市場的態勢抱有謹慎的態度。但在一些地產看來,在一定的市場壓力下,品牌房企的發展卻將迎來更大的機遇。在這樣的背景下,被認為是房企轉型之路的“文化地產”呈井噴式活躍在市場中,不僅保利、萬達等房企轉戰文化地產,就連華誼兄弟、阿里巴巴等這樣的圈外企業也涉獵其中。
文化地產興起
泉州打造東亞文化之都 文化地產順應政策導向
在這樣的大勢之下,泉州自然也不例外,文化地產的發展在近些年亦是雨后春筍般節節攀升。但是,除了是因為如今住宅地產與商業地產遭遇瓶頸的因素之外,還因為泉州東亞文化之都的發展需要文化地產的大力支持。
城市的擴張與發展,少不了工廠外遷、廠房閑置的現象,如何合理利用改造,最大化的利用城市資源,泉州選擇了多渠道擴展文化創意產業這條路。在文化創意的“催化”下,將廢棄的廠房變身為多業態的文化地產項目。
領秀天地,泉州第一個舊廠改造項目
如領SHOW天地,作為進駐成洲工業區的第一個試點改造項目,在利用改造“舊廠房”的路子上,成為了一個成功的典型示范。融合了文化與創意,在原來舊廠房的基礎上,通過改造來實現變廢為寶。曾經破敗的舊廠房,已經蛻變為富有時尚氣息的創意辦公室、休閑酒吧、藝文沙龍和個性購物場所集聚地。
國企變革催生文創產業 老舊廠區重煥昔日生機
舊廠房變身創意產業園,領SHOW天地是泉州第一例,但并不是唯一一例。近兩年來,隨著鯉城源和堂1916、T淘園、六井孔創意產業園紛紛開業,各種舊廠房迎來二次生命的同時,共同帶活了泉州更多的文化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鯉城的源和堂、T淘園、六井孔創意園的舊廠房均是中橋集團旗下。中橋集團是泉州本土實力企業,也是一家國有企業。經營范圍涉及機械、電子、食品、制藥、物業租賃、現代物流、典當、擔保等行業,因此在泉州各處擁有眾多的廠房。因為“退二進三”的思路,大力推進資產重組和產業結構調整,多年來已先后有序地退出了15個沒有發展前景的工業生產項目,轉向文化創意園等產業,所以旗下的許多舊廠房就成為了其轉型的重要資源。
除了鯉城區幾個文創園的舊廠房之外,位于北峰的老糖廠之前也是中橋集團旗下。萬科里的打造,重塑約3.2萬平米老糖廠特色商業街,保留老糖廠廠區部分建筑,依托老糖廠的基礎,打造具有“泉州味道”文化創意園區和商業街區,成為了萬科城獨特的商業特色。
到這并沒有結束,為進一步推動國有老廠房“退二進三”和保值增值,12月31日,中僑集團分別與廈門根深智業文創集團、福建中廊品牌運營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中僑集團擬分別投資8000萬元和1.9億元將已停產的輕機廠、機床廠分別改造建設成“古城牛莊”和“東亞之窗”文創園。目前,正在進行方案的設計,今年內將啟動建設。
商業地產靠攏文化屬性 地產開發兼具本土思維
不得不說,泉州文化產業的發展,中橋集團的貢獻可謂是中流砥柱。從即將開工建設的輕機廠和機床廠,不得不聯想到中橋集團位于鯉城的另外一個舊廠房,那就是罐頭廠。一直以來,罐頭廠地塊的主人都是各界人士十分關注的話題。
近期,有傳出萬達又重新開始“窺視”罐頭廠地塊。退一步講,不論開發罐頭廠項目的開發商是誰,又能否為泉州再添一座文化地產項目或是具有文化屬性的地產項目呢?根據地塊的位置以及鯉城區政府對東亞文化之都的舊區改造,這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可能性不小。
萬科里保留老糖廠
在泉州市場上,具有文化屬性的地產項目,細細數來,其實不在少數。除了上述提到的領SHOW天地、萬科里之外,如開元盛世廣場、兆基光明城,還有傳言保利將進駐臺商投資區打造文化地產綜合體等等,這都說明了泉州的文化地產已悄然興起。
綜上所述,得益于東亞文化之都的打造,泉州的文化產業開始蓬勃發展,而這勢必關聯到房地產市場。不倫是舊廠改造文創園、還是建設具有文化屬性的地產項目,無形之際都在助力泉州文化地產的發展。或許,在住宅和商業地產舉步維艱的市場中,或許能夠為文化地產提供一線機遇。
(海西地產網 翁琳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