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9時,隨著漲潮的潮汐,從廈門東海域涌來的海水穿越高集海堤的巨型橋墩,不斷向西海域涌去。經過施工人員兩年多的奮戰,公路橋上,最后一跨箱梁完成澆筑,標志著被打開“口子”的海堤重新順利合龍。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這一我市海洋生態修復的重大工程最近成功跨過多個建設節點。記者昨日獲悉,海堤公路橋將在今年下半年實現通車,而與之平行的軌道橋,計劃在今年8月底合龍,成為廈門軌道交通的重要出島通道。
十里長堤被打開兩道缺口,兩座氣勢恢宏的公路橋分別橫跨其上。在高崎側的缺口上,我市將建成全長1000米的雙幅連續箱梁橋。
未來連通廈門島內外的軌道交通,將與堤身徹底分離,也就是說,軌道橋將獨立于公路橋,采用全線高架的方式,讓幾年后呼嘯而過的城市輕軌不依附海堤,就能橫跨南北兩岸。目前,軌道橋跨度120米的主通航孔和主墩都已完成大部分的掛籃施工,全方位挺進橋梁上部的結構建造階段。
作為廈門最早的進出島通道,高集海堤經過此次“變身”后,將成我市又一條重要的城市主干道,當前廈門島北部尤其是廈門大橋進出廈門島的交通壓力勢必得到有效緩解。
(海西地產網 翁琳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