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被各界估計為年度降準降息最為頻繁的年份,再次如外界所愿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兩次降準,在加上2月28日公布的降息消息,在2015年短短的4個多月的時間里,央行一共經歷的3次降準降息,可以說進入了一個新的降準降息周期。
今年2月5日,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0.5個百分點,并對城商行,農商行等機構定向降準,初步估算釋放流動性約6600億,此次全面降準達1個百分點,結合目前準備金基數較上次降準后有所下調,其釋放的流動資金保守估計也將超1萬億,對于目前整個宏觀經濟面來說,將是一次有力的促進。
對于此次央行降準時機的選擇,仍舊屬于傳統的宏觀調控手段,因為在本周三,國家統計局剛剛發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0%,創下近6年來的新低。一季度中國房地產市場投資增速下滑、施工面積增速下滑、新開工面積大幅下降、銷售面積同比下降,房地產市場在2015年第一季度表現總體欠佳。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性產業,表現“欠佳”自然在隨后央行實行“注血”計劃也就在眾人的預期之內了。
有意思的是,在統計局公布了第一季度的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之后,眾多媒體都在“獨家內部消息式”的發布央行將在4月20日再次降息,這次在時間上的猜測確實十分精準,但是降息變成了降準,也符合每次央行在每次金融政策調整前流言滿天飛的場景,但是最后都會出乎意料的做出“細節”上的調整。包括小編的微信朋友圈,在17點01分公布降準前10分鐘,多數業內朋友仍在轉發“重磅消息:央行降息”的消息。
4月18日網上流傳央行降息
但是不論是降準還是降息,對于樓市的作用還是十分有利的,這是毋庸置疑的。早在2月5日央行年度首次降息時,眾多泉州業內高管就表示,降準降息都是國家依據目前整個宏觀經濟面所作出的調整,但也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希望樓市立竿見影迅速好轉是不且實際的想法。雖然無法立竿見影,但是對于購房者來說,消費會更加放心、更有底氣這是必然的。目前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確實很大,政府想刺激,但又不能刺激過度,所以采取了一種有條不紊的方式進行。因此此輪降準在后續效果中如果不如預期,再出現一輪降準降息的的調整也是正常的。
但在不到三個月后,央行即宣布全面降準,下調了存款準備金率達1個百分點,力度遠高于年度第一次降準,這也意味著兩次降準累計釋放的資金超過1.8萬億,如果第一次降準僅僅是解渴的話,第二次降準釋放了兩倍的流動資金。泉州業內人士表示,此輪降準使銀行資金更加寬松,房地產企業融資問題得到了解決,使得他們不會因為急于回收資金而降價甩賣,甚至于開始醞釀漲價,所以對于觀望的人群來說,不應該再觀望,看好樓盤就出手。
(海西地產網 林毅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