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海綿城市”嗎?
它可是時下城市建設首席新話題!
它專治城市積水、熱浪、霧霾等疑難雜癥,牢牢把控住城市生態的命脈!
“海綿城市”建設未來將成主流
自去年12月31日,《關于開展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發以來,各地都在努力申報全國海綿城市試點,經過一番競爭評審,包括廈門、嘉興、南寧、重慶在內的16個城市獲得了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的資格。
今年5月底召開的全國海綿城市建設培訓座談會上,國家住建部部長陳政高更是強調要推進海綿城市的建設。一場全國性的“海綿城市”建設正轟轟烈烈而來!
什么是“海綿城市”?
說到“海綿城市”,很多人是一知半解。“海綿城市”是城市建設的新理念,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
而想要建“海綿城市”首先依托的就是“海綿”,它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綠地、花園、可滲透路面這樣的城市配套設施。這樣“海綿”能在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給城市帶來諸多利好!
“海綿城市”一覽圖
“海綿城市”到底有什么魅力?
這便要從它的特點說起。
其一,是海綿城市自身擁有的優越的自然景觀,包括江河湖泊以及入?诘纳鷳B環境,這是不可再生的自然優生資源。
其二,海綿城市體現著區位城市建設的稀缺性,不是每個城市都有“海綿”,不是每個“海綿”都能充分利用開發。
其三,海綿城市的區域建設中,項目開發將受到限制,可以銷售的商業地產產品不斷飆少,臨近“海綿”的商業地產項目更是炙熱“搶”手!
城市“海綿資源”稀缺珍貴
泉州有沒有“海綿”?
與廈門緊挨著的泉州,未來能否評上“海綿城市”,到底哪里最“水”,小編翻開泉州地圖,發現原來泉州城里的“海綿”還真不少。
“海綿一”:西湖—北湖一帶
坐落于北峰片區的兩大湖,即位于老城區的西湖公園,以及規劃中的北湖公園(西華洋公園),是集休閑娛樂和滯洪排澇于一身的多功能城市公園,水域面積共有約150公頃,是泉州滯洪排澇工程重要的組成部分。
其中,西湖片區坐倚西湖美景,是泉州目前城市發展中最成熟的低密度、高level的城市住宅區;而規劃中的北湖公園目前還是一塊完好的“處女地”,但卻是北峰片區最具潛力的地產開發帶。
西湖片區低密度高水準的城市生態住宅區
規劃中的“北湖公園”效果圖
“北湖公園”地處北峰片區規劃中心區域
“海綿二”:晉江沿岸一帶
晉江是泉州第一大江,由東溪和西溪兩條支流匯合而成,流經泉州經濟發達區域。晉江沿岸是泉州市政規劃的重要區域,不僅提供了賴以生存的水源,也帶動了自下游南安豐州自入?诘难匕督洕l展。自西北向東南依次覆蓋北峰豐州組團一隅、江南片區、老城區、橋南片區、浦西商圈、濱江商務區以及入海口的東海片區,衍生出沿岸長約9公里由多個城市公園組成的江濱公園帶。
晉江沿岸城市規劃圖
晉江沿岸是目前泉州商業與住宅開發最成功的地區?拷菔袇^的晉江北岸現在地產開發己經接近飽和狀態,其中浦西商圈是目前泉州房價最高、商圈發展最成熟的地方,如住宅發展成熟的濱江花園城、商業地產領頭羊的浦西萬達廣場、新地王20888元/㎡的中駿天峰,就是一個個鮮明的例子。
燈火輝煌的浦西商圈
晉江沿岸“新地王”
而靠近晉江池店、橋南的晉江南岸目前正在高速發展,地價也蹭蹭的往上直飆。同時晉江沿岸區域開發未來將受到限制,所以處在該沿岸的地產項目將越發體現稀缺性。
晉江南岸濱江商務區鳥瞰圖
泉州“南大門”——橋南片區
“海綿三”:洛陽江沿岸一帶
洛陽江主干流發源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羅溪,流經洛江各縣鎮,最后在東海后渚港注入泉州灣。作為泉州的第二大江,洛陽江自北向南覆蓋了城東片區、洛陽萬安雙陽片區、臺商區以及東海片區,而整個城東—洛江片區作為泉州城市“海綿”含水量最高的地方,扮演著宜居生態地區的角色。
洛陽江下游衍生出泉州灣河口濕地自然區,其中包括洛陽江紅樹林濕地和百崎湖東片區。該保護區覆蓋了灘涂濕地、紅樹林及其自然生態系統,有“泉州灣綠腎”之稱,是泉州首屈一指的省級自然保護區。
洛陽江紅樹林濕地是目前福建省目前最大面積的人工紅樹林,由于周邊良好的生態環境,已經帶動了城東-洛江版塊的人口移居,是泉州人口最成熟的宜居區域。
洛陽江紅樹林濕地保護區
洛陽江畔煥發新姿
百崎湖片區則是地處洛陽江東岸,是臺商區重點保護區,也是泉州最大的古鎮風情保護區,是泉州未來城市開發最新也是最具潛力的版塊之一。
風景秀麗的百崎湖畔
百崎湖片區作為臺商區一開始就著重進行開發規劃的區域,城市價值與日俱增;同時,百崎湖區域城市設計由國際級設計機構——德國ISA意廈國際設計集團主導,未來可以比肩廈門島內的筼筜湖,比其面積更大,環境生態效應更好。
百崎湖城市設計效果圖
未來臺商區將有新風貌
“海綿四”:城市綠地公園
除了原有的“海綿”,新建一定規模的“海綿”也能使泉州更“水”。這就可以將城市建筑、小區、道路、綠地與廣場等建設為載體。像是讓城市屋頂“綠”起來,“綠色”屋頂在滯留雨水的同時還起到節能減排、緩解熱島效應的功效;道路、廣場可以采用透水鋪裝,特別是城市中的綠地應充分“沉下去”;加快城市公園的建設,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同時,也扮演了一定的氣候調節者的作用。在未來,沿晉江、洛陽江兩岸將會有15個景觀公園應運而生!
新興“海綿”——城市海綿透水鋪裝
未來城市公園將遍布晉江、洛陽江沿岸
海綿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現在,國家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正共同推進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而“海綿城市”的建設也有相應的城市限額。作為“東亞文化之都”的泉州,正大力開展環灣中心城市建設,環繞著“兩點兩帶”的海綿分布,未來城市生活與生態建設將會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泉州城市景觀別樣綠
保護好這些城市的“綠肺”、“海綿”,讓水能夠源源不絕,循環回顧自然,減輕暴雨對城市運行的影響,是泉州城市建設必然的發展趨勢,會使城市更加宜居,泉州“海綿城市”建設的腳步也逐步加快。古有“大禹治水”,今有“海綿城市”,只有治好城市之水,城市才能讓生活更美好!
。êN鞯禺a網 魚灰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