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建設中試平臺,推動海洋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從1到100”的關鍵一躍
泉州海洋生物產業研究院所屬的海洋生物產業化中試研發平臺已經試運營
一個運行高效的中試平臺,是幫助企業跨越“從1到100”難關的關鍵。
在石獅市海洋生物食品園區,一座現代化的中試基地正在悄然改變泉州海洋生物產業的創新生態——泉州海洋生物產業研究院所屬的海洋生物產業化中試研發平臺穩步開展試運營,所有設備已調試成熟,成為連接實驗室與產業的關鍵橋梁。
走進該中試平臺,過濾、發酵、酶解、干燥等工序所需的中試設備一應俱全,工作人員正細心清洗設備,空氣中還隱約散發著海洋特有的氣息。“我們剛完成一款南極磷蝦汁的中試驗證,測試其在無添加劑條件下的保質期延長技術,以及口感和營養成分是否達標。”中試平臺負責人介紹道。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布局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平臺。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快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和行業共性技術平臺建設。這標志著中試平臺建設已成為國家重要部署。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的調研顯示,未經中試的科技成果,產業化成功率僅30%,而通過中試平臺支撐,這一數字可攀升至80%。
泉州海洋生物產業研究院是由泉州市政府、中國海洋大學、石獅市政府三方共建的高水平海洋科技創新平臺,海洋生物產業化中試研發平臺作為研究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多元化、專業化、創新化于一體的綜合性研發平臺,面積約4000平方米,包括海洋營養食品、海洋生物制品、海洋食品添加劑等3條標準化中試生產線,可為海洋食品、生物制品的開發和技術研發提供專業化中試支持。
“產品研發成功,并不意味著就能順利走向市場。從實驗室到生產線,要跨越成果能否落地量產的關卡,這一步往往讓企業望而卻步。”該研究院相關服務企業負責人感慨道,“如今不需要遠赴外地,在石獅本地就有高水平的海洋研發機構和配套中試基地,成果產業化之路順暢多了,我們企業對今后的研發合作也信心更足了!”目前,該企業委托泉州海洋生物產業研究院開發的3款南極磷蝦系列產品,已全部通過中試驗證,即將投入大批量生產。
2025年泉州市科技特派團服務重點產業鏈專項立項清單日前公布,由泉州海洋生物產業研究院牽頭揭榜的“石獅市大宗低值魚類資源高值化利用產業鏈專項”名列其中。“我們會推進將傳統低值魚藍圓鲹、鯖魚等大宗魚類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包括其魚頭、魚尾、魚內臟等副產物的高值化利用,開發成寵物食品等。”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通過中試平臺賦能,泉州海洋生物產業研究院啟用僅9個月,就已經與企業合作開發產品10余款,與10余家大中型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成果22項。
□融媒體記者 王樹帆/文 鄭銀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