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投入成本只為“秒殺”客戶
為何近期眾多樓盤如此不惜投入成本打造實景,說到底還是市場這一看不見的手在推動。實際上,早在前兩三年,已有部分樓盤打出了“園林實景體驗”牌,并取得了實實在在的口碑效應以及明顯的促進銷售作用。嘗到甜頭并有實力的開發企業,在目前的市場形勢下,逐漸加深了對“先造景再賣房”的緊迫感,主打“園林實景體驗牌”的隊伍日漸壯大。
“無論項目開發規模大小,但凡有條件在推盤前實現‘園林實景體驗’的項目,都會這么做,可以說這已是大勢所趨。”匯龍·大江盛世策劃經理劉曉陽告訴記者,這對買賣雙方而言都是雙贏的選擇。對開發商來說,隨著政策環境趨緊、推盤量加大,競爭日益白熱化,市場對項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購房者而言,他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產品品質的要求也更嚴格。因此,開發房企先把園林實景“做出來”,讓客戶提前感受未來生活環境,增加他們對項目的認同感,從而提高銷售業績,成為當前市場下,買賣雙方共同的選擇。
冠亞集團營銷企劃營銷總監林謀章則用“必殺技”來形容當下開發房企對“園林實景體驗”的重視程度。他進一步表示,現今項目營銷主打的“園林實景體驗”,開發企業投入越來越大手筆,各施其法,以突出項目獨一無二的特色,打造項目風格標簽:首先體現在景觀規劃更超前,風格、主題更鮮明;其次不論是雕塑小品的造型、綠化植栽品種和搭配,都可看出開發商不惜投入成本尋求最佳效果;硬景更講究板材材質和顏色搭配,同時施工工藝也更講究細節。最終目的,則是想以園林體驗,一招撼動客戶視覺,“秒殺”客戶。
對此,嘉琳廣場營銷總監余震深有同感。嘉琳廣場作為在泉州樓市率先主打“園林實景體驗”的項目之一,他表示,做園林實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突出項目“我是誰”的概念。比如他們項目不惜重金嚴選名貴樹種,成樹移植,將小區打造成原生態公園。意向客戶一來售樓部,參觀園林實景就是最好的“活招牌”。
正是由于一些有遠見房企所起的領頭羊作用,“園林實景體驗”確實收到了很好的口碑傳播效果;再加上近年來外來房企大鱷進相繼駐泉州,帶來先進開發理念,把部分園林實景先做出來展現產品形象,正是一二線城市開發商營銷慣用手法,這也進一步推動了“先造景再賣房”模式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