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20大標桿房企購置土地單月額度連續多月銳減,今年4至8月連續5個月不足200億元。而最近3個月更是在百億元周圍徘徊。
2014年截至目前,20大標桿房企合計拿地僅1873億元,相比2013年同期的3698億元,減少了1825億元,降幅高達49%。其中,9月前半月20大房企中僅萬科與萬達分別拿地9億元左右,合計拿地金額僅為18.34億元。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對此表示,“從7月至今土地市場持續低迷,很多房地產企業已經不再拿地了,有些屬于囤錢等抄底,有些則屬于彈盡糧絕。”
在布局方面,萬科上半年拿地完全回歸一二線熱點城市,上半年萬科收入囊中的21塊地中,一線城市占10宗,拿地金額為67億元,占購地總額的比例達60%。恒大則繼續優化在北京的土地布局,戰略重心轉型凸顯。保利地產半年報也顯示,公司上半年新獲取19個項目,其中僅在大本營廣州拿下的4塊地規劃建筑面積接近110萬平方米,而去年全年其在一線城市也僅新增97萬平方米。
總體來看,多數企業上半年在部分供大于求的三四線城市拿地甚少,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一二線城市拿地競爭將更加劇烈。”
亞太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也分析認為,“標桿房企出現拿地減緩的主要原因有幾點。首先,銀行信貸沒有松綁,房地產企業還在觀望。其次,2014年樓市明顯出現了和2013年不一樣的變化,在2013年已經出現了樓市分化逐漸蔓延到了一二線城市,而且受到樓市成交量下跌影響的企業只能通過減少土地投資來穩定現金流。”
(海西地產網 吳淑惠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