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至12日,東山縣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和政協九屆四次會議召開。其中,政協會議選舉許春燕為縣政協副主席。
市委把建設環東山島經濟開發區作為漳州四大經濟增長極之一,這是東山縣難得的機遇。2015年,東山縣將突出區域協作、投資拉動、產業發展、宜居環境、改善民生、創新運作“六大重點”,在環東山島經濟開發區建設中發揮龍頭示范、核心帶動作用。
2014年亮點
2014年,東山縣各級各部門蠻拼的,經濟發展、民生普惠、改革攻堅等成效顯著,推動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加強溝通協作
強化規劃引領,進一步加強與周邊縣區的溝通協作,構建互補共贏的合作格局;充分利用東山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體制優勢,推動擴區強權,以園園合作、股份合作的方式,爭取與東莞、汕頭等地的園區合作;以“三島論壇”為平臺,探索“點對點、島對島”融合發展新模式,構建“東金澎經濟合作圈”。
關鍵詞: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推進59個年度計劃投資94.33億元的重點項目建設,力促2014年以來的42個簽約項目早落地;加快海洋生物科技園、玻璃新材料產業園內項目建設;圍繞旅游、海洋、玻璃三大產業,發揮“關帝文化旅游節”“9·8”“11·18”三大平臺作用,力爭全年引進、建設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企業10家。
關鍵詞:推進四大旅游片區建設
旅游產業重點推進四大旅游片區建設,加大東赤港生態園等開發力度,拓展環東山島區域旅游協作平臺;海洋產業完成技改投入18億元,新增省市名牌4-5家,確保水產品出口額達19億美元;玻璃產業加快玻璃深加工及5個下游項目建設,打造國內知名的玻璃新材料產業基地;現代農業重點發展特色果蔬、遠洋捕撈、深水網箱。
關鍵詞:建設宜居環境項目
落實“一年5000萬元”綠色投入機制和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完成生態綠化1萬畝目標;開展“五海”保護、深化“四灣一區”整治、加快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嚴格生態保護監管;著眼“一島一城市”實施71個宜居環境項目建設;推進城區擴容、鎮村提質,致力城鄉一體化發展,打造宜居環境。
關鍵詞:切實改善民生
加大對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工作支持力度,切實改善民生;加快島外引水第二水源、紅旗水庫擴容建設,保障供水安全;落實好農村幸福園補貼等一批惠民利民政策;全力創建國家衛生縣城、中國長壽之鄉,確保通過省教育“兩項督導”考核。
關鍵詞:力促創新運作
開展林地占補平衡試點工作;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水域灘涂養殖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持續抓好機構改革、工商登記和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等;開展“深化改革年”活動,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亮點1:經濟發展
外貿出口總值18.1億美元,居全市第一,其中水產品出口17.5億美元,居全國縣級首位;鋼質漁船總數948艘,居全市第一;“東山鮑魚”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退城入園”兩個項目開工。
亮點2:民生普惠
全年財政民生支出約18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74.65%,19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投資4.48億元;投入20億元推進70個“宜居環境行動計劃”建設。
亮點3:改革攻堅
政府機構數由24個減至22個;探索城鄉一體化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實現視頻監控城鄉基本覆蓋;823項審批服務事項全部進駐行政服務中心,按時辦結率100%。
(海西地產網 張喵喵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