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洛江區空間發展規劃》正式獲批,規劃區定位為“泉州城市后花園”。是集居住、休閑、旅游度假、工貿產業于一體的生態型新城區。當時,洛江提出“兩軸三區”的規劃結構框架,以萬虹公路和濱江路為兩條發展軸,南部生活區包括綜合服務中心和兩個生活片區--萬安生活片區和陽江生活片區。
而隨著北迎賓大道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交通網絡日益發達,山水與繁華之間的快速切換,距離已經不再是問題,洛江區域的規劃與建設逐漸開始向北延伸,萬安片區以及延萬虹路直至雙陽、馬甲、河市等較為偏遠的村鎮,都將納入到洛江城市化的規劃中。
今年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的召開,為洛江區未來五年的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和行動指南,一幅宏偉的發展藍圖在洛江面前鋪展開來。“十三五”時期洛江將全力開展城市提升行動,做好萬安與泉州主城區的交通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對接,培育壯大生活性服務業和都市型產業。
雙陽全力推進城市化,在泉州市推進城東雙陽片區功能集聚提升,洛江將主動融入,推動城市沿洛陽江西岸北拓,加快洛陽江兩岸綜合整治和陽江片區開發建設;提升沿萬虹路兩側的城市化水平,持續推進新南、南山等片區城市化改造,引導萬虹路萬安至雙陽兩側工業企業逐步"退城入園",為城市發展騰出更多空間。
由此可見,未來洛江的發展不再局限在主城區的建設,從萬安片區到陽江新城,將會成為洛江區發展的重要區域,隨著路網的不斷建設與完善,南山、雙陽等片區也將成為洛江另一個中心點,同時推進整個洛江區的城市化進程。
而這其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洛陽江畔陽江新城的建設,片區主干道為萬虹公路和濱江路,規劃定位為城市生態休閑綜合區,集文化娛樂、生態休閑和居住配套為一體,功能完善、富于活力。陽江新城規劃包括一、二類居住用地、商住用地中住宅部分、配套中小學、幼兒園以及社區服務設施用地。住宅類型以低層、多層和小高層為主。規劃片區形成五個居住組團,分別為兩個山水高尚組團和三個高端生態組團。
陽江片區擁有洛陽江以及現狀山體賦予的自然優勢,萬虹路、泉三高速公路泉州出入口以及北迎賓大道等提供完善的交通網絡優勢,地理位置十分優越。3700畝洛江新行政中心落戶雙陽街道,該片區也正式被納入大泉州城市規劃中心組團,這個與中心城區咫尺相連的城市花園腹地,將迎來新一輪的高速發展。
在12月29日,洛江將有2幅商住地塊拍賣,雖說兩幅地塊的面積不大,但對于許久沒有土地供應的洛江新區來說,這無疑也是一大好消息。其中一幅商住地位于雙陽片區,土地面積11782㎡,總建近3萬平;另一幅商住地位于馬甲鎮,土地面積4047㎡,總建超1.4萬平。
洛江新區的建設從未停止腳步,以往樓盤林立的洛江主城區如今不少開發商都在向北轉移,除了美裕藍山、小米時代等房企的布局之外,如今恒大與建發也加入到洛江新區的浩瀚隊伍中,而隨著眾多房企的外拓,片區的配套也在同步更新與完善。如泉州外國語學校進駐萬虹路片區,以及雙陽片區閩南師范附小預計2016年招生等等,洛江片區的北拓已經勢不可擋,周邊城鎮城市化進程也進入快速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