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統計局25日發布
三組有關2020年福建人平均工資的數據
分別是——
2020年,全省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0457元,比上年增長5.0%。
2020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8149元,比上年增加6335元,名義增長7.7%,增幅比2019年回落2.4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2020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5.4%。
2020年,全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8631元,比2019年增加1490元,名義增長2.6%,增幅比2019年回落5.4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2020年,全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0.4%。
關于這三組數據還有多維度的解讀,
我們不妨來看一下。
首先,從全省規上企業就業人員類別看——
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136548元,增長3.6%;
專業技術人員93905元,增長4.1%;
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64466元,增長6.0%;
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55227元,增長3.9%;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61984元,增長4.0%。
從中可以看出,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平均工資最高,是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平均水平的1.94倍;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平均工資最低,是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平均水平的78.4%。據統計,崗位平均工資最高與最低之比為2.47,比上年縮小0.01。
其次,從全省規上企業就業人員所處的行業看——專業技術人員、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這兩類崗位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均為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平均工資分別為165405元和111272元;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三類崗位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平均工資分別為258499元、95455元和91892元。
第三,從全省規上企業就業人員的登記注冊類型看——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兩類崗位平均工資最高的均是國有企業,平均工資分別為230045元和145305元;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崗位平均工資最高的是外商投資企業,平均工資為98546元;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崗位平均工資最高的是股份合作公司,平均工資為71617元;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崗位平均工資最高的是聯營企業,平均工資為88108元。
省統計局也對福建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工資情況進行了具體分析。
在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中,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31811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28207元,衛生和社會工作127830元,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1.50倍、1.45倍和1.45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住宿和餐飲業45186元,采礦業56885元,農、林、牧、漁業59655元,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51.2%、64.5%和67.7%;最高與最低行業平均工資之比為2.92,比去年擴大0.24。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增幅最高的三個行業依次為農、林、牧、漁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分別增長16.0%、10.8%和10.6%;增幅最低的三個行業依次為采礦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分別下降7.2%、2.8%和2.6%。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最高的地區是廈門市105269元,為全省平均水平的1.19倍,最低的莆田市為74182元,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84.2%;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增幅最高的是寧德市,增長9.9%,福州市、廈門市、漳州市、寧德市平均工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中,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85901元,金融業71411元,衛生和社會工作67295元,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1.47倍、1.22倍和1.15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住宿和餐飲業43025元,教育43257元,文化、體育和娛樂業44934元,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73.3%、73.8%和76.6%。增幅最高的三個行業依次為采礦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農、林、牧、漁業,分別增長17.2%、15.1%和13.8%;增幅最低的三個行業依次為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分別下降10.0%、6.3%和4.0%;共有10個行業的平均工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