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15年土地出讓計劃出爐。沉寂半年,計劃在年中推出的首輪土地招拍掛,將一改往年“攤大餅”的出讓方式,“少而精”正在成為土地出讓的新趨勢。
在今年的土地市場上,中心區的用地仍然受市場矚目。其中,老城區舊城改造、碧湖板塊2宗擬出讓地塊,配套條件成熟,有望成為今年最具摘地價值的“明星”地塊。土地拍賣的走向是樓市的“晴雨表”,因而2015年度的土地供應引人矚目。
2宗中心區地塊擬出讓
海都記者從漳州市土地收儲中心了解到,2015年土地供應計劃方案出爐,規劃二類居住用地的2宗中心區地塊,有望亮相今年的首次土地招拍掛。
其中,新華路以南、新華北路以北的二燃片區,目前是漳州老城區最核心的地段,計劃出讓一宗67畝的用地。該地塊位于老城區舊城改造片區,周邊擁有新華都、大潤發等商圈,毗鄰華元小區、錢隆首府等多個住宅小區,周邊生活配套便利。
在2014年的土地出讓計劃當中,二燃片區首次被列入清單。不過,去年并未實際推出,今年這一地塊將成為老城區最受關注的出讓地塊。預計出讓底價在3字頭左右。
高端的碧湖板塊,2015年還將有新地塊推出,位于湖濱路以西、湖閣路以南,計劃率先推出一宗63畝的二類居住用地。目前,征遷工作已經基本完成。碧湖板塊占據新城市中心地段,擁有萬達廣場新商圈、碧湖生態園、江濱公園等多個生活配套,并有漳州一中分校等教育配套,成為漳州“鉆石級”的地王板塊。
2014年建發以5310元/㎡的地價,摘得史上最高“新地王”,碧湖地塊水漲船高。盡管如此,碧湖絕佳的配套資源,仍是品牌開發商看好的“潛力股”板塊。
“少而精”成拿地新趨勢
縱觀上述兩宗用地,中心區的配套條件成熟,但地塊面積不大,中心區“少而精”成為開發商拿地的新趨勢。預計這兩宗新地塊在今年的市場表現當中會有比較大的看點。
除了中心區兩宗用地之外,今年土地出讓的清單當中,藍田、圓山、金峰等區域板塊內也計劃推出新地塊。相關人士坦言,每年土地出讓計劃都羅列了大量用地,不過,實際出讓的地塊往往只占一小部分,因此出讓計劃的清單參考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整體市場大環境盡管有所起色,不過開發商拿地的積極性有限。”數據顯示,2014年年底市區的供銷比卻達到2008年以來的最大值,2014年漳州市區全年新增供應面積77.3萬㎡,成交量41.66萬㎡,供銷比為1.86∶1,庫存壓力凸顯。行業人士表示,在現有庫存壓力較大的背景下,開發商以消化庫存為主要工作,摘地變得不那么迫切。
相比較之下,“不差錢”的大牌開發商則最有可能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抄底”拿地。2014年,漳州市區成功舉辦2場土地拍賣,成交土地面積18.76萬㎡,同比下降63.64%,其中,商住用地新增建筑面積55.93萬㎡,樓面價4520.7元/㎡。漳州城投、夏商、建發三家國企包攬所有出讓的地塊之外,國企打頭陣。
土地新政優化供應機制
4月初,剛剛出臺的“漳八條”,對優化土地供應機制提出了5條措施。其中,第一條要求各地市根據當地商品住房庫存量和市場供求變化情況,合理確定商品住宅用地供應量,避免商品住宅用地集中過度投放。
其次,放寬新出讓地塊地價款支付期限。首期地價款在一個月內繳交比例不低于50%,剩余地價款可根據土地出讓金額適當延長繳款期限,出讓金三億(含三億)以上、五億以下的,繳款期限可延長至6個月;出讓金超過五億(含五億)的,繳款期限可延長至12個月。
同時,不改變宗地整體規劃條件及用途,并征得住建、規劃、人防、消防等部門同意,原則上可根據規劃道路或宗地范圍內明顯界標物,分割辦理若干本《國有土地使用證》,方便企業向金融機構申請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
在不改變用地性質和容積率等必要規劃條件的前提下,允許房地產開發企業適當調整套型結構,對不適應市場需求的住房戶型做出調整,滿足合理的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房地產供應明顯偏多或在建房地產用地規模過大的縣(市、區),研究制訂未開發房地產用地的用途轉換方案,通過調整土地用途、規劃條件,引導未開發房地產用地轉型利用,用于國家支持的新興產業、養老產業、文化產業、體育產業等項目用途的開發建設,促進其他產業投資。
。êN鞯禺a網 翁琳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