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2014年初的熱鬧的土地大戰相比,今年上半年泉州的土拍基本算是銷聲匿跡。不知是放慢腳步從而審度市場,還是按照規劃慢慢前行,與泉州縣域相比,泉州六區以商住地塊0成交的空白卷結束了2015的上半年。
據海西地產網記者統計,2015年上半年,大泉州商住地塊共成交24宗,共計土地面積68.4萬平,總建面積197.87萬平,總成交金額超20億元。其中,晉江成交12宗地塊;石獅、永春、德化、安溪、南安、惠安等地成交12宗地塊;泉州六區成交“空白卷”。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相對于泉州六區與其他縣域,晉江的商住用地成交占據著半壁江山。據統計,晉江成交的12宗地塊面積達41.34萬平,總建面積111.05萬平,總成交金額12.56億元。其中,最為矚目的當屬恒大于晉江橋南拿地,樓面價3259.57元/㎡,是泉州上半年商住地成交金額最大的一幅。
而落差最大的無疑是泉州六區,去年上半年,領匯、中駿、泰禾、隆盛等房企均在泉州六區內有所收獲,而今年卻悄無聲息。在縣域,去年萬達、世茂、中航等實力房企均入手了大批量的地塊,而在今年,僅恒大一家獨樹一幟。與去年相比,實力房企的土地儲備量明顯驟減。
2014年上半年土拍統計
根據與2014年的同期對比,2015年上半年大泉州商住地成交面積同比下跌80.9%;成交總建面積同比下跌75.32%;成交總金額同比下跌83.92%。直觀的數據直接體現了2015年泉州土拍的冷淡局面,近一倍的下跌令人大跌眼鏡,泉州上半年的樓市和土地總體依然是“樓冷地冷”的局面。
而在“地冷”的情況下,泉州卻掀起了一波并購小高潮。雖然在泉州六區內上半年沒有商住地塊的成交,但綠地集團并購中超水木春天二期,順利首進泉州城東片區;恒大并購金領小城,實現從縣域布局市區的目標,當然還有碧桂園等一線房企通過并購的方式,成功深耕大泉州市場。
回顧4月公開的泉州六區2015年土地供應計劃,今年將有49宗近4000畝地塊出讓。但詳看各地塊信息可以發現,在這49總地塊中,有35宗是2014年未成功出讓的地塊。如371畝的法石片區、272畝的會展中心及其配套用地和華塑片區等等。從2014年開始因為樓市的低迷,導致土地交易量也是大幅下滑。從去年至今,泉州市區的土地供應減少,原本計劃將出讓的地塊大多還未有主人認領,尤其是其中不少的明星地塊,一直吸引著各界的目光。
但因為樓市依然沒有明顯回暖,大多數去年“滯銷”的地塊,今年上半年依然未能順利“出嫁”。因為銷售回款困難,目前開發商大部分能夠利用的融資渠道幾乎用盡,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商即使有心拿地,也無能為力。另一方面,部分開發商前期拿地數量較多,后期消化能力有限,土地市場一度達到飽和。因此,在房產市場沒有真正回暖,開發商資金未充裕的前提之下,土地市場或將繼續冷清。
(海西地產網 翁琳輯)